当前位置:

岳阳记者街头调查“限塑令”:市民多我行我“塑”

来源:红网 作者:彭翠婷 编辑:吴若兰 2016-02-19 09:57:2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岳阳站2月19日讯(分站记者 彭翠婷)不知不觉“限塑令”已经推行超过7年时间。记者走访发现,作为“限塑令”重点管理范畴的菜市场,基本上没有提供过收费塑料袋;而一些没有明确是否被纳入“限塑令”范围的地方,提供塑料袋几乎“从不收费”。不少消费者表示,“限塑令”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消费者根本不在乎几毛钱一个塑料袋的收费,仍然我行我“塑”,而超市则闷声发财。
  
  刚开始选菜立即递上塑料袋
  
  白的、红的、绿的,大号的、中号的、小号的……只要你在菜摊前拿起菜来,商贩都会二话不说,赶紧递上免费的塑料袋。“限塑令”推行了7年多时间里,影响不但没有扩大,反而逐渐被遗忘。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却发现,这些市场俨然成为了“限塑令”的“死角”,商贩们提供的塑料袋根本没有人会要求收费。
  
  五里牌农贸市场,摊贩们也都自备了大小不一、有红色、白色、黑色的薄款塑料袋,根据顾客的使用量提供,同样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随后记者走访了中药市场和花果山水果市场发现也是一样,对上前购买中药和水果的顾客,老板出手更是“阔绰”,给一个哈密瓜套上了2个袋子。
  
  农贸市场塑料袋收费怕丢生意
  
  “100个塑料袋才几块钱,我怎么收费呀?”五里牌一家蔬菜店老板表示,几分钱一个塑料袋的成本,没有必要找消费者收费,而且她收费,其他人不收费顾客就不会再光顾她的菜摊了,所以从限塑令到现在她从来没有收取过塑料袋的费用。“在市场上做买卖很灵活的,可以讲价抹零头,这个几毛钱的塑料袋费收起来很麻烦。”一家水果摊老板张先生说,起初刚推行限塑令的时候他也进过国家标准的塑料袋,收费0.2元一个,但是基本上从刚推行到现在都没有收到过一分钱。因为一般情况下,零头都会抹掉,有时候还会少个块八毛的,所以收费也不现实。张老板说,如果你非要坚持收费的话,那根本就是和自己的生意作对,顾客都会流失。因为这点钱丢了生意,就太不值得了。
  
  超市、连锁店坚持塑料袋收费
  
  记者采访发现,在“限塑令”推行的七年多时间里,始终坚持收费的商家就是超市和部分水果连锁店了。在大润发,沃尔玛、心连心、步步高等超市,均根据塑料袋的大小,价格从0.1元至0.5元/个不等。
  
  记者在超市收银台附近守候20分钟发现,近百名顾客前来结账,使用环保购物袋的市民屈指可数,而且多为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大多都会直接使用有偿塑料袋,虽然塑料袋价格有差异,最贵的塑料袋高达0.5元,但是市民们使用起来毫不手软。“买这么多东西不用塑料袋怎么拿回去呀?”市民方先生说,他一个大老爷们出门逛个超市还带个购物袋像什么样,太丢面子了,而且买个塑料袋也才几毛钱,现在根本不差这点钱。方先生表示,超市提供的塑料袋质量比较好,所以有时候他还会专门买上十多个塑料袋,用来装垃圾特别好。
  
  期待宣传引导更需公民自律
  
  环保人士表示,国家出台“限塑令”,不是为了加重人们的购物负担,也不是为了增加商家售卖塑料袋的收入。而是想要提升环保意识。其实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对出售塑料袋的商家征收回收费,不能让他们以环保的名义躺着赚钱;拉近一次性塑料袋与环保袋之间的价格落差,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经济理性可以顺当结合;允许消费者将使用过的塑料袋退款或换新,让环保成为一种精打细算。

来源:红网

作者:彭翠婷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2/19/106238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