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带着群众期盼上两会 炎陵政协委员为民发声

来源:红网 作者:彭新平 编辑:吴若兰 2016-02-24 15:53: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炎陵站2月24日讯(分站记者 彭新平)又到一年一度的“两会”季,2月24-26日炎陵召开2016年两会。今年炎陵县政协委员们又会关注哪些方面?从政协各界别提交的大会发言材料中,记者将他们带着来自基层百姓的心愿提前与大家一同分享。
  
  ★“建议解决苗木、水果、年货销售场地紧缺问题”--经济界别组张国平委员
  
  近年来,炎陵县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向前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炎陵县农民逐渐开启了育种、苗木交易、造林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以及水果产业成规模化发展,但由于边贸市场容量不足、公共区域比较少,导致了苗木、水果、年货销售场地紧缺,苗农、果农和年货摊主随意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安全出行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为此,张国平委员建议,要从保交通安全畅通、市民出行便利、市容市貌优美、环境卫生清洁和城市品味提升等方面考虑,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苗木、水果、年货销售场地紧缺,苗农、果农和年货摊主随意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的问题。一是将观音阁改造成苗木、水果、年货销售交易市场,满足不同季节的需要。二是将边贸市场北门旁的乡镇企业局仓库拆除,扩大市场容量,引导自产自销菜农、果农入市经营。三是如上面两点建议无法及时落地,建议今年将黄桃销售区设置在县文体中心广场。
  
  ★“破解炎陵县项目建设制约瓶颈”--医卫界别组唐立军委员
  
  项目攻坚是近几年来炎陵县委县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极大促进了炎陵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土地、资金、环境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成为项目推动的重要制约瓶颈。
  
  为破解这些瓶颈,唐立军委员建议,一是着力解决用地问题。如何优化项目用地保障,首先要通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土地指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列入省重点,用地指标由省重点建设专项指标解决。其次要进一步解决征地拆迁问题。二是积极拓宽筹集资金渠道。首先是全力争取国家投入。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债资金、专项资金等国家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其次是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建设单位积极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加强与银信部门的联系,争取银行信贷的资金支持。再次是努力激活民间资本。要多管齐下,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项目带动来激活民间资本,减少民间资金外流。三是积极优化服务环境。项目审批方面要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快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规划、资金、电力等困难,建设、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审批的时间、环节和费用,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建设方面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破坏和干扰项目建设行为。
  
  ★“加快旅游环线综合配套建设”--民宗台侨组段玫玫委员
  
  2015年,炎陵县连通7个乡镇103公里的县内旅游环线建成通车,既连通了县内各旅游景点,也将沿线的风物人情串成了一道多彩的风景线,将对炎陵县旅游发展带来新的飞跃。然而,助推旅游发展,目前环线与景点之间,以及景点本身之间的配套设施、连接线路的改善、旅游线路的制定还尚未成熟。
  
  为使环线的串联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段玫玫委员建议,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尽快推进旅游环线的综合配套建设,一是环线连接景区的配套建设要跟上。首先要改善偏远景点连接线路普遍较窄问题。其次要在景区增设观景台。要在恰当的景点位置建造一些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的观景台,让游客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观赏到全景和最佳景观。再次是招募景点发掘人。用独特视角发掘一般人未曾发现的小景点,丰富视角,增加景趣。二是旅游线路的培育要跟上。环线通车后,可一改先炎帝陵祭祖再上神农谷吃饭住宿单一旅游线路,重新打造旅游线路,将自然景观与沿途人文风俗(客家、畲族、瑶族民俗)结合起来,将旅游观光与参与娱乐结合起来(采茶、摘果、收菜)。三是吸引眼球的活动要跟上。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利用好我们独有的资源优势,将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争取举办一些吸引眼球的活动,来提高知名度。比如修通后的旅游环线,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地势险峻,蜿蜒多变,可以吸引自行车爱好者前来举办自行车公路赛等。
  
  ★“如何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共青团界别组陈林曲委员
  
  开展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缓解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推动炎陵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是解决农村建设人才和企业人力资源匮乏、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有效途径。
  
  如何有效的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陈林曲委员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指南、举办优秀创业企业评选表彰等活动和方式,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先进典型。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构。建议在人社局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及技能型人才返乡创业数据库和动态管理台账,及时收集整理返乡人员的信息和创业就业需求,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相关创业就业服务。三是优化创业就业环境。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加强创业就业培训。根据返乡人员的不同特点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需求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返乡青年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培训、实训,切实提升创业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彭新平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2/24/106117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