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上升村内免费传技艺 青面狮正申报长沙市“非遗”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稳江 编辑:吴若兰 2016-02-25 11:54:0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2月25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欧阳稳江)“嘿嘿—嘿哈”这个寒假,大瑶镇上升村11岁的王富康最醉心的一件事便是习武。小小少年心里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早日练好基本功跟着师父学耍青面狮。于是每个双休日的武术基本功练习也就成了他最上心的功课。“师父说,这青面狮可是我们上升村独有的。”
  
  “从1985年开始,青面狮就没有再‘现过身’了。这次重新亮相可谓意义非凡。”大瑶镇上升村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浏阳市武术协会主席的王绍钦表示:久负盛名的青面狮失传30年后重新亮相,不仅是武术界的一个大事件,更是为青面狮戏申报长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准备。
  
  规矩
  
  学技艺得先学会套路与礼仪
  
  一人操纵狮头,一人举灯,一人舞武术器具,两人敲小锣,打杂者若干。修饰简单,却又是形态万千,一旁配以武师表演,透过刀光剑影,一头“雄狮”正在翻腾跳跃。而在整个活灵活现的青面狮戏表演过程中,不怒自威的王者气息扑面而来。
  
  “青面狮在上升村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用'历史悠久'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在上升村,48岁的王绍钦和51岁的张春花几乎成了“狮戏王”的代名词。代代相传,王绍钦的祖上一直都是以耍青面狮为生,常年游走于浙江、江西一带,可谓是声名显赫。相传,这种青面狮在历史上也发挥过其独特的作用,在轰轰烈烈的萍浏醴起义中,青面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成为接头联络的暗号。
  
  而在介绍青面狮之前,王绍钦简明地对狮戏进行了分类:狮子一般分为黑面、花面、红面与青面。黑面狮多为武术界宗师级人物家里的配置,一般不参与演出,但接受花面狮与青面狮的参拜;花面狮的表演多在正月初一至初七,多以恭贺新春为目的,一般以年轻人锻炼身体为目的;红面狮为比较有名望的师傅操纵,会出现在大型庆典及仪式上;而青面狮又叫独角狮,一年四季均可游走于江湖,去参拜宗师级人物拜师学艺,捎带结交江湖好友切磋技艺,带徒传授本领等。
  
  “学打三年灯,唱戏三年哼。”从五六岁开始,王绍钦和张春花学青面狮戏都是从帮师父们提舞狮表演的鞋子开始。十多岁后,在练习扎实武术基本功后方能慢慢学习独立操纵狮头。“以前的学徒必须先从帮师傅提鞋子做起,这其实更是一种内省的品质。毕竟是四处切磋技艺,如果不懂得套路和礼仪,那也就失去了青面狮戏的本质。”
  
  制作
  
  武术大家才能执笔点睛
  
  “别看青面狮的造型简单,但在制作过程中却是极其重细节,一点都不能含糊。”世代舞狮,王绍钦对制作青面狮的程序可谓是了然如胸。去年9月,上升村成立国术团(一种以习武强身为目的民间组织)。与此同时,王绍钦便琢磨让30年未曾现身的青面狮舞起来。随后,青面狮的制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用泥巴压模型,先做出狮头的模样;随后再用布一层层往上裱,待布面干透后用竹篾制作腮腔;油漆、开麟毛、缝狮衣……一整套的程序下来,整整耗费了王绍钦大半个月的时间。
  
  “这其中还大有讲究。比如,最后给青面狮点睛是需要武术界有声望的人才行。缝好狮衣后还要用贡品祭狮头。”摸着坚硬如石的布面狮头,王绍钦将重点落在了青面狮的牙齿上:“现在没有那么讲究,看到的这个青面狮是上下各9口门牙,严格地说应该是上下12口门牙才行。24口门牙代表着一年的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威风如狮。”
  
  对于手中这个不怒自威的青面狮,王绍钦如此解读。“青面狮以中国传统武术作为根基来表演,应该亦有震慑但不欺人的含义在其中吧。”
  
  现状
  
  免费传技艺正申报长沙市非遗项目
  
  每到双休,上升村的村部大楼内,30多位十多岁的少年便跟着师父扎马步、打拳来练习基本功。
  
  “不收一分钱,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来学。先练扎实基本功,将武术练好再来传授舞青面狮的技艺。”看着眼前的30多位小徒弟,王绍钦表示,这是自上升村恢复青面狮后的第一要务:培养传承人。由王绍钦牵头,请村里五位舞狮高手轮流教学。1985—2015年,青面狮绝迹近30年。30年的时间,对于王绍钦而言更是感慨万千:“上升村的青面狮在整个浏阳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希望它失传。”2月17日,长沙市文广新局前往大瑶镇上升村,专题探访和挖掘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和青面狮戏,并充分肯定这一非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稳江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2/25/106088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