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第一完小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侗族哆耶”,这着实不多见;通道县一中则把“国学”纳入课程表,诵《弟子规》、读古诗、名篇,并配上相应的比赛;坪坦中心校、黄土中心校两个新晋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纷纷大推“非遗风”,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芦笙和侗族大歌的课时比重。更多的学校则利用特色课程为契机,在学生体质上下硬功夫,开设了武术课、足球课、篮球课、乒乓球课、跳绳课等。
在开学初的通道县教育工作会议上,通道县教育局就出台了《2016年上期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设置标准》,明确了从1-9年级各类课程的周课时数,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规范,要求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条件,确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艺术项目,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特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强调将特色课程落到实处,做出效果,形成常规。严格各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排课、上课,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削减课时,不得挪用或挤占课时。
特色课程“挤”入课程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道县3.3万名中小学生无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尚引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