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18位建档贫困户合股建专业社

来源:红网 作者:唐娇 罗莎 编辑:吴若兰 2016-03-01 14:49: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3月1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唐娇 通讯员 罗莎)“必须做好前期实地调研,选址就在村上。”官桥镇新元村的尹礼辉在考虑鸡鸭养殖场的选址时说,“最好做到产销一条龙,不然搞不成器。”话语中透着军人的果断,也显示出了他生意人的头脑。
  
  1961年出生的尹礼辉,当过军人、开过米粉厂、当过村干部、办过砖厂,现如今他与人合伙开办了浏阳艺腾种养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就业,而时间回到三年前,尹礼辉自己也是新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投资亏欠30余万元,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果不是沉下心来办农场和合作社,估计现在也还是资不抵债。”尹礼辉说,他在外漂泊近十年,最远曾到黑龙江省帮人制作挖金船,直至2008年他才又重新回到了新元村。
  
  1998年,尹礼辉从事采金投资,并在长沙开办了一个米粉厂。虽然拼命努力,但由于缺乏从商经验,两次投资都以失败告终。“当时欠债近30余万,没有办法,只能外出谋生计。”尹礼辉说,直到2008年,他还了近80%的债务后,才重新回到官桥。“刚回到村里的时候,身上只有3块7毛钱,买包烟都不够。”尹礼辉说。2013年,尹礼辉的境况出现了转机,这一年,他也开始与人合作,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同年,他被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年纪大了,没学历没技术,就只好回家种田。”尹礼辉说,当时政策上也有扶持,种植的100亩双季稻,让他在2014年时被评为“产粮大户”。“当时政府和村上帮忙修了2千米的机耕路,帮助进行水利设施的改造,同时还奖励了几万块钱给我们。”
  
  借着这股劲,2014年他与合伙人潘文艺、贺罗明一起又种植了100亩烤烟。2014年底,他30余万的债务基本还清,自己也实现了脱贫。
  
  一年引领3户脱贫,现为致富领头雁
  
  事实上,官桥镇新元村和尹礼辉一样被确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因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经济来源少,2014年官桥镇新元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村上共有92户,共311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实现脱贫之后,尹礼辉觉得也应该为村上其他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镇政府的“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推动和引导下。去年,尹礼辉与人挂牌成立了浏阳艺腾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共26人,其中18人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贫困户采取投资入股的方式,占有合作社的股份,资金没有要求。”尹礼辉介绍道,“年底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拿取合作社的利润分红,同时,他们也可以在合作社工作,获得工资。”目前,18个贫困户共占有合作社40%的股份。
  
  这样的扶贫方式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去年,在尹礼辉种养合作社工作的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去年,村上的五保老人黄介忠在合作社帮忙做事,拿到了6000块钱左右的工资。”尹礼辉介绍,现在种养合作社共有工作人员65人,其中3成是村上的贫困户。
  
  为了进一步扩大效果,2016年,艺腾种养专业合作社决定投资228万元,新建6个养殖基地。“今年又新增了10个贫困户投资入股我们合作社,一起办养殖场。”尹礼辉介绍。
  
  “选址会定在村上,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尹礼辉说,单个养殖基地预算投资约35万元。“种养合作社最愁没销路,不然就弄不下去。”尹礼辉说,而目前官桥镇政府也在帮助他们积极地寻求企业合作,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今年我们将承包土地520亩,进一步扩大种养规模。”

来源:红网

作者:唐娇 罗莎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3/01/10597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