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2016年全国两会 从头越
红网北京3月4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作为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更懂企业的不易,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带来了一份与惠企政策有关的建议,包括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适当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负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他希望能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企业困难存在“四个仍然”
谢超英先介绍了背景情况,他称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2015年提出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惠企政策深受企业欢迎,推动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负担有所减轻。
“惠企政策很多,但存在企业受惠的面不广、力度不大的现实情况。”谢超英称仍然存在企业融资难、企业保险仍然偏高、企业物流仍然较贵、工业电价仍然较高的情况。
以湖南企业融资难为例,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40%,但工业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连续多年仅为15%左右。2013-2015年,全省工业投资项目到位资金中自有资金分别占89.6%、90.1%、90.79%,银行贷款分别仅占6.11%、5.36%、5.29%。通过对全省中小企业调查了解到,90%的中小微企业不符合银行设立的放款条件;就是10%的符合银行放款条件的企业中,也只有一半企业最终获得银行信贷。具体说到企业物流费用,谢超英介绍,近年来湖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为18.2%,2014年为18.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企业反映,目前工业产品价格,物流费用由原来最高的占1/3提高到超过45%,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
“三个制约”让优惠打了折扣
“因为有制约,国家惠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让优惠打了折扣,让部分企业的期盼有所落空。”谢超英认为部分惠企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论证还不够充分,为一些不规范操作留下空间和余地。如国务院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并实施了相应考核,但部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利用各种方式设置隐形门槛,或者偷换统计和比较口径,形成宏观数据与企业、基层实际受惠之间的较大差距。
其次是相关部门在制定惠企政策相关配套措施上力度还不够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政策要求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如公路运输的通行费、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等非但没有下降,有些项目仍在快速上升。
而部分惠企政策出台后,相应的配套措施或实施细则出台不及时,或者设置的前置条件复杂,不适用普惠、简便原则,广大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不知晓、不会用,造成政策空转。如原来实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技术)认定、软件企业(产品)认定(登记)等通过认定执行税收减免的政策,目前相关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有效,但认定制度已经取消,导致税务部门减免无依据,企业申报无凭证,致使这些惠企政策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建议打造落实、评价和监督机制
谢超英从惠企政策落实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建议建立国家惠企政策落实机制,包括建立惠企政策配套措施制订协作制度。针对目前出台的各类惠企政策量多面广,但还存在条块分割、相互衔接不够的状况,建议强化各部门之间、国家和地方之间惠企政策的配套衔接,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研究惠企政策供给侧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条款有的放矢,通过改善和完善政策供给激活一池春水。
建立惠企政策评价机制。对出台的惠企政策落实效果,引入第三方评估,特别是引入企业评价指标,进行评估,避免制定政策走形式“自拉自唱”,或者受部门利益羁绊“自导自演”,难以发挥政策效应。同时,建立起政策的调整修订机制,对收效不明显的条款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建立重大惠企政策落实督查通报制度。一是对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大惠企政策,建议由全国人大在年中、年底组织两次督查,将落实情况、落实效果在次年的全国人大会上向人大代表进行书面通报。二是对国务院会议决定的重大惠企政策,建议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组织专项督查,在有关会议或网站上公布落实情况。三是建立问责制度,对重大惠企政策落实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