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星曲艺传承社长沙试演 传统北方相声融入“湘”味

来源:红网 作者:刘力 郑晓光 编辑:曾小颖 2016-03-12 21:50: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著名相声演员芦克宁(右)和他的弟子蒋勇(左)的相声表演《叫卖声声》。


芦克宁先生(右)与弟子刘德驻(左)表演相声《歪批西游》。


芦克宁先生和弟子杨文辉表演相声《荒唐司仪》。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大兵和长沙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周卫星在演员谢幕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红星社试演出成功。

  红网长沙3月12日讯(记者 刘力 摄影 郑晓光)“大家好,我是一个新人,他是我的亲生师父——达克宁先生。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瞻仰下我的师父”,“得嘞,师父还有亲生的?等会儿,我怎么成了治疗脚气的了……”3月11日晚8点,长沙市湘春路旁江南画意茶馆内宾朋满座,两个身穿大褂的相声演员以逗趣的开场白引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正在台上演出的正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著名相声演员芦克宁和他的弟子蒋勇的相声表演。就在昨晚,刚在长沙成立不久的“红星曲艺传承社”(简称红星社)迎来了建社后的第二场试演:逗哏接龙专场。逗哏即对口相声中为主的演员,捧哏则是为辅的演员。“逗哏接龙”就是由多名逗哏演员轮番上台,由同一名捧哏演员为其捧哏。昨晚逗哏的是五位青年演员,捧哏的就是芦克宁先生。他们表演的每个节目通过巧妙的安排承接上下,贯穿始终。从富有长沙特色的节目《叫卖声声》开始,到最后的《荒唐司仪》,持续整整两个小时不歇气地表演让整个场子欢笑声、喝彩声和唏嘘声不断。整场表演既有原汁原味的相声,同时还有地道的长沙方言小品和花鼓戏等曲艺艺术形式。让大家在体会正宗北方相声的同时,还体会到了浓浓的“湘味”。
  
  散场后,市民刘先生向记者说到:“整场演出都挺喜欢的,红星社在长沙的演出,能让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又多了一处更加值得选择的去处,给朋友聚会和家人休闲带来了新的地方。”同时,他希望红星社能融入更多的地方特色。
  
  常看相声的一对长沙夫妻也在散场后也向记者表示,长沙一直以来都是以方言相声为主,红星社从北方传承到湖南,将地道的北方相声和湖南特色相结合,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另外,红星社的一位成员还告诉记者,“红星曲艺传承社”登陆星城后,将接受各级文化部门和曲艺家协会业务指导,立足茶馆、小剧场演出经典“传统相声大会”和“曲艺精品专场”;将开展“送欢乐到基层”、“曲艺传承进校园”、“文艺惠民进社区”等公益演出活动,为长沙市民带去优秀的相声曲艺表演。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大兵和长沙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周卫星也莅临现场观看了所有节目,并在演员谢幕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红星社试演出成功。

  芦克宁介绍,红星社是一支全新组建的曲艺传承团队,将遵循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坚持导向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践行价值观,以高质量、接地气的节(剧)目为广大衣食父母服务。红星社将以“继承前辈曲艺理念,弘扬优秀曲艺文化,传承高雅曲艺艺术,传播经典曲艺作品”为宗旨,向湖南观众传播正宗原汁原味的相声、评书、快板、双簧、太平歌词、相声剧等曲艺艺术形式,同时引进顺口溜、长沙快板、方言小品以及弹词、渔鼓、丝弦、小调等湖南本土优秀曲种,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南方与北方兼容、传统与现代并重”的曲艺传承基地。
  
  相关链接:红星社(“红星曲艺传承社”前身)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原名为“红星相声社”,由中国相声前辈艺术家王本林老先生(1919—1983;拜师连秀泉,张寿臣义子,曾随马三立学艺)创建于古城西安,除每天演出“相声大会”外,还举办“回民文化馆“,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曲艺人才。
  
  红星社创建伊始,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全面爆发,国内文化、艺术界掀起了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王老先生率领红星社相声同仁发起募义演,用自己的演出所得为志愿军捐献“鲁迅号”飞机一架,王本林老先生本人参加了“西北五省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演出,被誉为“爱国艺人”。50年代中期,随着民间曲艺社团逐渐公有化,王老先生等相声前辈纷纷加入了国营曲艺团体,“红星相声社”随之自然解体。
  
  2015年8月,时隔六十年后,王本林老先生之子,我国著名相声、快板、太平歌词表演艺术家王双福先生(1945年生人;拜师连笑昆,艺名王雅福。原武警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在北京恢复成立了“红星相声社”,本着“传承中国传统曲艺,弘扬红星爱国精神”的宗旨,在京城茶馆坚持演出相声、太平歌词以及鼓曲、京剧、戏法等传统节目,赢得业界广泛好评。
  
  2016年1月,王双福先生的入室弟子芦克宁先生(1958年生人;拜师王双福,艺名芦学宁,曾随马季学艺多年。现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评委)携众徒弟在湖南创办红星社分社,并经其师父同意,将社团名称正式定名为“红星曲艺传承社”。

来源:红网

作者:刘力 郑晓光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3/12/10565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