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仙鹏在介绍自己的作品(记者 谢慧 摄)
红网株洲站3月23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旷昆红 通讯员 黄波)左手拿着馒头啃,右手拿着钢笔画画,这是过去13年里,匡仙鹏下班后的常态。从19岁到33岁,他绘制出一部《生命与文明》的钢笔画作。这幅作品长约192米,宽约1.6米,用龙的形象讲述人类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
他用一支普通钢笔,绘出192米长画作
前天,株洲北站的体育馆展出了这部192米长的钢笔画作。33岁的匡仙鹏穿着一身中山装,上衣的口袋别着一支英雄牌钢笔。他就是用这支钢笔,完成了这部画作。
初中毕业后,匡仙鹏去读了中专,学的是工艺美术专业,之后去部队当文艺兵,学习音乐。在部队待了两年后,2002年,19岁的匡仙鹏回到株洲,在株洲北站做货检车间助勤。
与此同时,匡仙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十年规划”:将美术和传统文化结合,完成一部美术作品。
只是,这个“十年规划”晚了3年才完成。这13年里,匡仙鹏读了大专,也拿回了中国音乐学院的结业证书,还在北京捧回一个全国民乐大赛的获奖奖杯。不过,他始终没忘记最初的规划,他说:“我是一个一根筋的人,要么就不开始,一旦开始就一定就要有个结果。”
[NextPage]恐龙迁徙(《生命与文明》局部)(记者 谢慧 摄)
狠心烧掉部分作品,推迟三年完成计划
虽然家就在株洲,但为了专心创作,匡仙鹏搬到单位单身宿舍住。除了工作,他的生活重心就是画画,他的床上常常摆着一堆纸,画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会熬通宵,饿了就左手拿个馒头吃,右手拿支钢笔继续画。
创作期间,虽然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误解,但匡仙鹏并未放弃。他走访多所大学拜访名师,学习经典古籍。疲惫的时候,他没有靠抽烟、喝酒、打牌提神,而是通过参加音乐比赛调整心态。他说,音乐是振奋精神、抚慰伤痛的良药。
其实,在制订计划后的第十年,即2012年,匡仙鹏已经完成了全部画作,但他并不满意。最终,他狠心烧掉了一部分因赶工而失败的作品,“我宁可重新画过,也不想用失败的东西滥竽充数。”
终于,在2015年除夕夜,做完最后一次修订后,匡仙鹏完成了这部约192米长、1.6米宽的作品。
[NextPage]李小龙(《生命与文明》局部)(记者 谢慧 摄)
通过绘画回顾历史,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飞翔的蛋、种子、流星、三叶虫,接着蛋破裂了,生命孕育出来了……匡仙鹏给画作取名《生命与文明》,从人类起源说起,一直绘出中国申奥成功的辉煌。
为什么要选取这样宏大的题材?匡仙鹏说,他希望通过绘画回顾历史,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也希望更多看到画作的人,以史为鉴,珍惜优秀文化遗产。
匡仙鹏的画作中有多条龙,但每一条龙的形象不尽相同。为了将每个朝代最显著的特点画出来,他熟读历史。即便如此,有时创作时,他依然觉得无从下手,比如画到宋朝时,他思考了一年的时间,最后决定从君民关系入手。在他看来,宋朝是中国古代君民关系最和谐的时候,他因此构思了一个创意:画一顶宋朝的乌纱帽,上面有一杆秤,左边是一桶姜(寓意一统江山),右边是百家姓。
[NextPage]匡仙鹏作品(记者 谢慧 摄)
打算申请吉尼斯纪录
花13年时间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是否值得?对此,匡仙鹏回应:“人总要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对我来说,这就是给自己的青春交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至于画卷内容,那是浅者看浅,深者看深。我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20日,株洲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伟钊也到现场观看了画作。“我被这192米长的画作震撼到了。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画作很细致,技巧上没有什么问题。更难得的是,画作主题宏大,不拘一格。”
来源:红网
作者:旷昆红 黄波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