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3月2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赵鹏 通讯员 王孟龙)老人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消费人群,他们防范意识比较弱,维权的能力也低,成了一些不良商家坑骗、忽悠的对象。近日,长沙县消费者委员会公布多种不良商家为老人设置的“陷阱”,提醒老人切勿上当受骗,同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吴先生今年71岁,由于一直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常常腰痛。一日,吴先生看到电视上某频道播放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仪广告,广告将疗效说得天花乱坠,号称使用该仪器三个月就能见效,半年就能治好,但整个广告没提治疗仪的使用禁忌。吴先生认为既然已在电视台播出,应该不会有假,于是花3000元买了一台。
等他拿到货,打开说明书时,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宜用这款治疗仪。因他患有心血管疾病,做过支架搭桥手术,心律失常,血压不稳。随后吴先生打电话要求退货,商家只退1500元,强行扣下了1500元。之后吴先生无论怎么打电话,商家就是不接。最后吴先生只得求助消委,经调解,对方又退还了1000元。
吴先生的遭遇可不是个案,根据消委对以往老人消费纠纷投诉案例数据的统计来看,大多数老人都是轻信了他人说法,购买药物、治疗医械、养生保健产品等后,发现无效想退货,但对方却找不到人了。
对此,消委特地提醒各位老年消费者,生病了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轻信电视、网络、宣传单等广告;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要特别防范向老年人推销高价保健品的“专家”;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最后切勿轻信所谓的“政策、国家药物补贴”的说法。
老人容易中招的消费陷阱
一、轻信网络医生说法,网上购药,结果无效甚至还有副作用。
二、宣传单称展销会有礼品送,去了被洗脑购回高价保健品,出了问题难维权。
三、迷信电视上“专家”说法,买了几个疗程的药,价格昂贵却没效。
四、朋友介绍参加养生讲座,被洗脑购回产品,用后有副作用,对方已人去楼空。
来源:红网
作者:赵鹏 王孟龙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