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劳动东路社区“小喇叭”带来安全感(图)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刘海燕 编辑:刘惟烜 2016-03-31 19:20:59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天18∶30至19∶30,60岁的任超辉戴着志愿者红袖章,提着劳动东路社区统一配备的“小喇叭”,行走在小区,播报平安巡防等内容。


3月31日下午,由圭塘街道工委组织的“小喇叭”工程推介会在劳动东路社区举行。

  红网长沙3月3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彭双林 通讯员 刘海燕)每天18∶30至19∶30,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街道劳动东路社区的居民总能听到“小喇叭”的播报或提醒,内容涉及平安巡防、文明创建、邻里互帮、城市管理、应急通告等。住在该社区天心区教师村7栋的居民王平认为,“小喇叭”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3月31日下午,由圭塘街道工委组织的以“志愿先锋,唱响圭塘”为主题的“小喇叭”工程推介会在劳动东路社区举行。来自该街道的10个社区、3个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
  
  劳动东路社区主任沈辉介绍,专业化的“小喇叭”工程实施以来,劳动东路社区取得了“五少五多”的成果,具体为:社区犯案数变少了,车辆乱停放现象变少了,牛皮癣小广告变少了,喧哗吵闹变少了,路面双色垃圾变少了;平安喜报变多了,礼貌问候变多了,欢声笑语变多了,干净路段变多了,志愿者人数变多了。
  
  60岁的任超辉“证明”了这一结论。他住在天心区教师村多年,两年前,乐于助人的他加入“小喇叭”队伍,迄今为止,每天志愿负责“小喇叭”播报,一天都未曾间断。任超辉认为,“小喇叭”让小区变得更加安全和整洁,“听到提醒,居民就会下意识去看看燃气阀门关了没有,车门是不是关紧了”。同时,因为经常参加小区志愿工作,现在他几乎认识小区的每一户居民,邻里关系极其和睦。
  
  因为找到了归属感,这两年,劳动东路社区的志愿者人数从刚开始的几十人激增至近200人,且志愿者成员均为社区居民。
  
  劳动东路社区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邻万家丽路,南到航空路,西接京广线,北至高桥市场,辖区共11个小区,其中9个小区均为破产企业宿舍,无专业人员管理,小区环境差,房屋设施老旧,安全防范薄弱。志愿者队伍齐心为社区的文明、平安创建等出力,增添了诸多人情味儿。
  
  在圭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泽红看来,劳动东路社区的“小喇叭”工程具有主动推进、管理规范、标准高、时效性强等特点,在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更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安全感,凝聚了人心,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刘海燕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3/31/10509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