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4月1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王兴夏 通讯员 龙小花 黎婕妤)今日是第20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株洲恺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朱剑平提醒市民,60岁后要防帕金森病,当出现运动迟缓、震颤、烦躁易怒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帕金森病一旦确诊,一定要早期治疗,长期管理。
今年八十岁的张奶奶,早在20年前,因为手抖、说话含糊、行走蹒跚而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患上了帕金森病,虽然交流困难,但家务活尚能自理,但近一年多来,老人病情严重,发展到瘫痪在床、全身抖动、进食困难,生活痛苦。前不久,被家人送进株洲恺德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在老人住院期间,该科主任朱剑平及其团队为老人制定了治疗方案,心理上予以专业科学辅导。通过20多天的住院治疗,患者全身抖动基本控制,呛咳减少,和家人也能说话交流较清晰,自己可以扶着床边站立活动。
为什么张奶奶的病症不能得到缓解呢?朱剑平介绍:“张奶奶因为长年患病,近一年多来,出现相关并发症后被她忽略,导致加重了帕金森原有症状,让病情严重。其实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指导、规范治疗、全程管理,有助于帕金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据统计,全球有大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中国目前已有220万的帕金森患者。它成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而药物治疗是目前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朱剑平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要注意:“睡硬板床以减轻肌肉挛缩,保持肌肉的生理张性;规律进食,进食时间和量都要规律固定,并在饮食内容上做到低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等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身体正确的坐姿、站姿,纠正不良姿势。”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运动方面,老年人可多做打太极拳、气功、弹钢琴、散步、打麻将等慢运动,每日一至两次。此外,听听音乐、背背单词、背下唐诗宋词,也能让老人多动动脑筋。切忌长期在家窝着看电视之类的;饮食方面,要以清谈为主,搭配绿色饮食。女性要多喝、吃豆制品,如豆浆、豆奶等,少吃高脂肪的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正常作息,一定要保证充足合理的睡眠。此外,还能适当进行一些中药、针灸预防。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兴夏 龙小花 黎婕妤
编辑:胡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