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观摩英才园社区徐正清工作室、火炬城社区张嗲嗲工作室、铜盆湖社区蔡娭毑工作室、银鸿社区邻里帮手工作室四个特色工作室和街道帮帮团工作室后,座谈会在街道6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对2016年“家长里短帮帮团”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步推进帮帮团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健全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016年相继打造范志明工作室、“邻里帮手”工作室、“红袖章”工作室等8个特色工作室,按照“有制度、有主题、有阵地、有特色、有成效”五有原则,以及“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投入”的四个统一要求,进行了规范建设。目前,银盆岭街道“家长里短帮帮团”共有近50名成员,这些“五老”成员成为了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桐梓坡大板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帮帮团志愿者作为棚户改造“第三方”,全程跟踪监督政府征收工作,宣传棚改政策,服务被征收居民群众,搭建了征收工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了征收工作有序推进,该项目被誉为国有土地征收的“桐梓坡样板”,帮帮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天早上7点20分,银太社区帮帮团成员张利纯都会站在滨江小学北门口斑马线处,护送孩子们上学,维护上学秩序,风雨无阻。除了认真护送孩子们上下学,今年,张利纯多次上门帮助社区吸毒人员周某改过自新,经过对周某长期耐心劝解、心灵帮扶,受到触动的周某向“帮帮团”表达感谢并表示以后将不再沾染毒品……
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浪潮下,银盆岭就是一个小社会,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情民意复杂、矛盾冲突频发。积极热心的帮帮团成员正是银盆岭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方式,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基层、深入社区,着力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把关怀和服务送到家门口。自2013年9月试运行以来,“家长里短帮帮团”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为促进邻里和谐、社会稳定的“润滑剂”和“稳定器”。“家长里短帮帮团”是银盆岭街道按照“街道引导、居民自治、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的原则探索建立的志愿者组织,其骨干为“五老”成员,主要提供法规政策宣讲、信息走访排查、矛盾纠纷调解、免费法律援助、社会民生帮扶等志愿服务,助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红网
作者:王艳明 陈双美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