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4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创新驱动发展,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的推进,带来了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腾飞。这五年,湖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接下来,又该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肖祥清作客红网嘉宾访谈室,接受时刻新闻记者专访。
【成绩】千项重点发明专利转化实施 累计实现产值1271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深入推进《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的5年。”肖祥清介绍,五年来,湖南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年均增长19.48%和19.69%,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年均增长24.81%和28.69%,远超“十二五”确定的12%的增长目标;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9件,是“十二五”规划目标1.6件的两倍。
专利数量的增长得益于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同时,也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加强。“12330”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热线全省覆盖、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创造知识产权、获得知识产权,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还在于通过市场转化利用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肖祥清说,目前,湖南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在不断突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二五期间,支持专项产业化项目100多个,千项重点发明专利转化实施累计实现产值1271亿元。
【未来】把握三个关键知识产权 实现“知识产钱”
驻足回望,湖南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但是,在肖祥清眼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仍任重道远。
当前,湖南省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还不够明显,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率低。究其原因,肖祥清总结为“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服务缺失、保护不严”。
如何调动积极性,让创新人才合理合法的富起来,让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钱”?肖祥清认为,在着力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运用意识的基础上,还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服务转化”“保障转化”这三个关键。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以实际利益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肖祥清介绍,具体到政策层面,未来,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将作为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和科研人员业绩评估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允许、鼓励科研人员利用自己作为发明人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以此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
此外,打造高效透明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实现供需见面,也是政府为知识产权与市场拉起的一座“联姻”纽带。
目前,中部地区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于2015年12月落户长沙高新开发区。“接下来,我们还将建立知识产权项目库,对接引导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让‘沉睡’的知识产权走出‘深闺’,实现商业价值、产业价值、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肖祥清信心满满。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