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景临湘 全域旅游——关于临湘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美云 编辑:康晓乔 2016-04-26 09:46:57
时刻新闻
—分享—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改善环境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在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临湘市将致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景临湘,全域旅游”。

  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成为农村新兴支柱产业”。临湘要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把握大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业崛起。综观临湘实际,发展全域旅游具有以下优势:

  地域文化独特。临湘于公元994年建县,1000多年来,楚文化与湖湘文化在此交汇融合,积淀了一大批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瑶文化、茶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竹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境内的黄盖湖是东吴名将黄盖训练水军的基地,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已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聂市镇是万里“茶马古道”南方起点。龙窖山千家峒是300万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其堆石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嗡琴戏有“孤琴”之称,“天狮舞”被誉为“天下第一狮”,分别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湘先后被评为“中国钓具(浮标)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湖南书画之乡”、国家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县(市)。

  生态资源丰富。临湘山水田园、丘岗林地、河渠池塘遍布,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到56.8%。拥有五尖山、大云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五尖山是我省唯一位于城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药姑山有“天然药库”之称,曾是李时珍采药之地。境内水体生态环境优良,有机果蔬、中草药资源丰富,山珍、湖鲜等美食扬名国内,为发展休闲养生、康体疗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交通区位优越。临湘是湖南的“北大门”,拥有4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口岸,而且地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中心节点,境内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交会,距离在建的岳阳机场不到20公里,北上武汉、南下长沙均只有150公里。境内交通基本实现了水泥公路全覆盖,各景区之间全部实现交通直达,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交通支撑。

  布局全景蓝图,打造全域景区

  为适应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旅游新常态,临湘将以全域是景区、镇镇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为定位,按照“一中心一走廊一区一园”的布局,构建全景临湘。

  “一中心”——城区文化创意旅游中心。以五尖山、白云湖、长安文化创意园为主体,高起点打造城区文化创意旅游中心,促进自然山水、创意生活、休闲旅游融合。提质改造老厂房、老民宅,包装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长安文化创意园,集中展示以嗡琴戏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和以天狮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培育农居SOHO、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业态。发挥五尖山城市森林公园品牌优势,依托古树、山泉、奇石等自然资源,开发以经营负氧离子和阳光为主题的森林氧吧,整合博物馆、碑林等人文资源,整合成城区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综合体。依托白云湖休闲文化主题公园,浓缩千年临湘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以张尚阳、杨一鹏、吴獬、李风荪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走廊,构建“临湘之窗”。着力打造全国首个浮标特色风情旅游小镇,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体育比赛、垂钓休闲和“体验式”钓具生产服务,推动产城融合、产旅融合,既发展特色产业,又做旺景区,做大“创客小镇”。

  “一走廊”——沿长安河-黄盖湖历史文化旅游走廊。以长安河为主线,串联水乡、古镇、古战场,打造极具湖湘历史文化特色的亲水游乐走廊。启动河湖治理工程,加快沿河两岸绿化、亮化、美化,构成以山水田园、村居民风为要素的水乡画卷。精心保护、修缮千年古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聂市镇,以古渡、古街、古茶坊、古茶铺传承弘扬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还原黄盖湖三国古战场遗迹,讲述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和名将故事,开发赏荷花、采莲蓬、品湖鲜美食的“湖中游”。

  “一区”——龙窖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以龙窖山地区清亮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泉水为名片,打造自然生态度假区。作好百万亩“竹海”文章,大力开发爬竹山、挖竹笋、赏竹林、住竹屋的“林下休闲游”。加大千家峒瑶民遗址保护开发力度,依托成片的石屋、石寨、石门、石窟、石栈道,打造别具风情的“竹乡瑶寨”游。综合利用桃矿工业遗址,与天下第一人工洞“6501”、银沙滩、龙潭湖漂流等景点整合,建好露营、房车基地,吸引背包客自驾游、怀旧游。

  “一园”——桃林农耕文化旅游园。将观光农业、花果文化、土菜文化、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构建回归田园故土、享受慢生活的乡村游。优化整合桃林镇、长塘镇现有果树林地,连成万亩四季花树观光带。坚持生态绿色农业和餐饮业的定位,发展一批四季有机瓜果采摘园、四季土菜“体验式”种植园,精致包装桃林豆腐,建设美食一条街,发展豆制食品加工业,传承和展示桃林豆腐制作工艺,培育一批以品味桃林“丰锅”、托坝狗肉为特色的乡村农家乐。弘扬桃林尚武文化,建立传统武术村和“天狮舞”等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定期举办民间武术体育和传统艺术节会。

  优化运作模式,树立品牌形象

  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的思路,牢固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理念,开创全域资源、全局布局、全景打造、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统筹发展。临湘作为全国“多规合一”在我省唯一的试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将与全市总体规划实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引导周边民居、商铺、酒店等的建设装修适应景区景点的风格定位。对景区景点的开发,以保护性建设为主,修旧如旧、修旧如新,不搞大拆大建、粗放开发。加快提质改造穿城而过的107国道,充分考虑“旅游+交通配套”的资源整合,在道路两旁栽种常绿乔木,将其打造成“湘北第一景观林带大道”。

  积极推介,勇于造势。加强与国内高水平营销策划企业合作,精心包装全景临湘旅游品牌形象。积极对接国内主流传媒,争取影视剧、真人秀体验类节目到临湘建立取景基地,提高关注度。大力培育传统特色艺术文化,培养、发掘民间能人,支持本地优秀文艺作品、民间艺人上影响力大的综艺节目。加大在网络、手机APP上的宣传力度,推介造势,扩大知名度。

  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健全完善道路标识,确保各景区、景点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建立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切实维护游客权益。发动市民人人成为旅游市场的建设者、参与者、服务者,维护旅游行业生态,真正将临湘打造成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

  (作者系中共临湘市委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美云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