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4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通讯员 杨波)“你的孩子也会一言九‘顶’吗?你常为了这件事伤神吗?不如转换思维方式,欣赏孩子敢言的勇气吧!”在近期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谢谢孩子会顶嘴》一书中,作者王瑞琪如此劝说那些家中有爱“顶嘴”的孩子的父母。
王瑞琪是台湾资深亲子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谢谢孩子会顶嘴》一书是她的亲子教养手记。以自己教养儿女的经验和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为观察点,王瑞琪在该书中细致入微地总结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许多独到新颖的教养理念,比如“谢谢孩子会顶嘴”。
孩子顶嘴是好事吗?为什么值得感谢呢?会不会是作者的运气好,还没碰过很“厉害”的小孩?还是孩子年纪小,她没尝过什么苦头才会讲这种话?
并非如此。在书中,作者写道:“我相信孩子‘有话就说’是好事,哪怕是以‘顶嘴’的方式说出来。”
作者认为,很多父母之所以不喜欢孩子顶嘴,可能是因为孩子顶嘴(发表不同于父母的意见),家长就得去处理那些“不同”的意见,这显然有点麻烦;其次,孩子年龄还小,说话的技巧不佳,听起来可能很“呛”,让人不舒服。
然而,作者指出,假如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却不让他说出来,孩子长期受到打压,很可能自信心越来越低,也可能渐渐养成缄默的习惯,甚至衍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现实一点来看,让孩子把想说的话都说了,我们才有机会跟他对话,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沟通。为了开启对话的窗口,忍受一些粗糙的表达,我觉得是很划算的。”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关心和教导。“照猪养的老二比照书养的老大快乐”“从孩子的眼睛看出去”“让孩子把情绪‘走’完”“请留意别让贴心的伴读变成‘绊’读”……在《谢谢孩子会顶嘴》一书中,作者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提出新的教养理念,还给出了实用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相关链接:《谢谢孩子会顶嘴》书摘
若干年前,我为一本书写过序,那本引进的教养书谈的是孩子顶嘴的问题,显然是“去之而后快”,我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篇名为《感谢孩子会顶嘴》的序文。很多人光看题目就觉得不解:孩子顶嘴是好事吗?为什么值得感谢呢?会不会是我的运气好、还没碰过很“厉害”的小孩?还是当年我的孩子年纪小,我这做妈的没尝过什么苦头才会讲这种话?
是的,我相信孩子“有话就说”是好事,哪怕是以“顶嘴”的方式说出来。孩子年幼时我这样鼓励他们,直到今天,两个孩子都成年了,我还是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欢迎孩子大鸣大放。
这件事用逻辑来思考就可以想通了:孩子尽管是你生的,但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假如他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当然希望他说出来,否则,孩子长期受到打压,很可能自信心越来越低,也可能渐渐养成缄默的习惯,甚至衍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绝对不是我们乐见的。
很多父母从小受到权威式的教育,习惯听从长辈的话,也许自己从来没有顶嘴的经验,也因此在孩子顶嘴的时候很不习惯,甚至会非常生气。在这种时候,我的建议是:父母应该把孩子的发言想成“发表意见”,而不是“故意作对”,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负面的情绪。
我曾想过,很多父母之所以不喜欢孩子顶嘴,可能是因为:孩子顶嘴(发表不同于父母的意见),你就得去处理那些“不同”的意见,这显然有点麻烦;其次,孩子年龄还小、说话的技巧不佳,听起来可能很“呛”,让人不舒服。前者其实就是民主的过程,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事情可照多数人的意见来处理,但还是要尊重少数人的声音。后者更是能改进的,我们真正要注意的是那些谈话的“内容”,别因为他们表达的“方式”而错失了宝贵的内容。
现实一点来看,让孩子把想说的话都说了,我们才有机会跟他对话,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沟通。为了开启对话的窗口,忍受一些粗糙的表达,我觉得是很划算的。你甚至可以这样想:孩子敢顶嘴(表达跟你不同的意见),表示他跟你的感情够深厚,够有安全感,这不是挺值得欣慰的吗?
假如我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唯唯诺诺、听话得不得了,我反而会担心我的孩子是不是欠缺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是的,我宁可孩子“不听话”,也不愿意他们什么都不说却在心里默默反抗。
你的孩子也会一言九“顶”吗?你常为了这件事伤神吗?不如转换思维方式,欣赏孩子敢言的勇气吧!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杨波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