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正在安装二化螟性信息素互诱捕器。
安装在集虫漏斗器中的诱芯。
红网双峰5月4日讯(通讯员 李建新)5月4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樟叶村,合作社社员正在安装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远远望去,一朵朵白色的诱捕器就象一颗颗星星,点缀在绿野上。
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水稻质量,连日来,双峰县井字镇福源种植合作社引进水稻二化螟生物诱捕器,1500亩水稻全部推行生物防治,在虫子“性”字上大做文章。
这一诱捕器主要由塑料外壳、集虫漏斗、二化螟信息素诱芯和诱芯杆组成。诱捕器安装在0.5-1米长的短竹杆或短木棍上,直接置于大田中。二化螟或大螟、稻苞虫蛾、其他夜蛾等的雄蛾在嗅到诱芯散发出的雌性信息素后,飞入诱捕器中寻找雌性蛾虫,这时会被喇叭状的集虫漏斗器困住。
一般来说,一亩大田只需一套诱捕器,成本在22元左右。与传统的喷洒农药防治相比,诱捕器具有较强的诱杀各种雄蛾的能力,具有安全性、选择性、高效性、持效性和兼容性五大特点,符合“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绿色植保技术。
来源:红网
作者:李建新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