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乡县委书记宋云文(前排右)踏看生态校园建设

翻阅校史资料

王家湾小学内景
红网安乡站5月5日讯(分站记者 刘建佳)5月3日下午,安乡县委书记宋云文来到安障乡王家湾小学,调研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县委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陪同。安障乡王家湾小学的前身是晚清时期由当地秀才胡光辉建立的私塾。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学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在政界、商界、传媒界等各行各业中都闪耀着王家湾学子的身影。目前,该校正在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校园”创建工作。
来到王家湾小学,宋云文沿着学校小道边走边看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要以“生态、自然、简约、实用”的理念来贯穿整个生态校园建设的各环节,从环境到布局到理念都要有实实在在的生态自然;要加强对学生生态实践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动手体验,内心不断融入“自然、自我、自足、自己”的人格意识,使之成为王家湾学子特有的可贵气质。
在王家湾小学会议室内,宋云文仔细翻阅了目前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校史,观看了历届老师和校友的视频回忆录。他说,一个地方、一个学校、一个人的发展历程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能够激励后人、创造未来的,我们要看到编撰校史这件事的题外之意,尊重校史,不能造成历史断层。他强调,不能为编撰校史而编撰校史,机械的、简单的、生硬的、完成任务式的去做这项工作。要带着传承的理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循序渐进、注重细节,在有限的空间里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挖掘好,用心搜集整理史料,通过编撰校史再构建文化根基。宋云文指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人,尽管走得轻快,但他终究是漂浮不定的。对于学校来讲,同样如此。我们编撰校史就是在构建一种文化。构建一个秀才自己有了文化知识后,造福乡梓的文化;构建一个学校、一个地方上百年为国家连绵不断输送栋梁,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输送人才的文化;同时也是在构建“教育人”本身职能、职责的内在文化。这种文化的根基在王家湾小学的土壤之中,文化的躯干就是传承的理念,文化的枝叶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国家之栋梁。
宋云文强调,全县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以王家湾小学编撰百年校史做为一次生动实践,注重自己的每一个足迹、注重自己走过的路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昭示了什么、指引了什么、打下了什么基础;要以王家湾小学编撰百年校史为契机,整个安乡教育志来一次回头看。全县的各所学校,也要对自己走过的路来一次回头看,看历任校长、历任老师、历届学生积淀下什么;形成系统的资料后,以此鼓舞人、教育人,告诉人的方向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史为镜,让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植入到学生的人格当中,与学生的人格形成相生相伴,让学生坚定地、踏实地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他还强调,王家湾小学要深刻地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自加压力,实现教学和创建两不误、两促进,为全县教育战线、各单位树立样板,对整个全县的工作注入一种文化内涵做一次生动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佳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