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放式课堂第四讲,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
台上,从教26年的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艳红老师,用诗句和故事将为何要学法、法律的起源等话题娓娓道来。台下,70余名学生及来自全省各高校的70余名教师,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人才成长方向,关系到培养什么样价值观的学生的问题。所以,创新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说。
选哪位老师学生说了算
为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2015年起,长沙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行“挂牌授课制度”。
所谓“挂牌授课”,即在教学工作中实行教师挂牌上岗,学生自由择师。对于同一门课程,同时安排多名主讲教师公开接受学生选择,选课学生人数达不到标准(20人)的将遭遇淘汰。
“我们学院71名专职教师,他们每个人的照片、毕业学校、教研成果等都公布到了学校校园网上,由全校新入学的5000余名新生自由选择上谁的课。开学的第一周可以试听,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万球教授说。
“推行的第一学期,就有5名教师因选课学生不到20人而无课可上。我们特意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显示,70%的学生称赞思政课有吸引力了。同学们的支持,坚定了我们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土红博士说。
“挂牌授课无疑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一种竞争机制也正在形成。从选课到选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教学质量也有了提高。”陈万球说。
不一样的思政课
“思政课在我的印象中,主要背背记记,很抽象的一门课。所以第一次上课,我是带了数学作业来的,准备在课堂上做作业。”学校土建学院学生董文渊告诉记者。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长沙理工的思政课完全颠覆了他对思政课的印象。“讲的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而且话语风趣幽默,课堂上小组讨论较多,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此再也没分心了,而且每次都坐在了前排。”
“自实行‘挂牌授课制度’后,学生不仅到课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课堂上抬头率也大大提升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毛光华介绍说。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认同感增强,也调动了老师们以科研促教学的积极性。学院研讨式集体备课的频率更高、气氛更热烈、效果更好;申报课题的老师也越来越多。
“开放课堂”魅力四射
“只要课上的好,我们的课堂,外校老师也可以来上。”陈万球教授介绍。
作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放式课堂承办学校,长沙理工思政课的开放课堂第三讲,邀请的就是湖南农业大学的教师。
开放课堂展现了思政课的魅力,每一次课都有来自不同系部的教师、学校领导和来自省内高校相关领域的教师来现场观摩;上课内容均统一录像,连同授课PPT上传至相关QQ群,供全省高校相关教师下载观摩分享。
为让思政课“魅力四射”,该校还大力开展“阅读经典,品味人生”“道德文化大讲堂”“长沙理工大学实践教学汇报演出”等活动。参与的学生已达数万人。
接地气的思政课,带来了学校的好风尚。去年,该校城南学院上演了一幕温馨的“三人先后捡钱,不约而同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年4月28日,该校张明海副教授将车停在人来人往的学校图书馆前面,16个小时过去,放在副驾驶座上的手提包及车内其他物品安然无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左丹 邓崛峰
编辑:康晓乔 实习编辑 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