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女子学院教师刘助忠:铺就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遵仁 编辑:刘惟烜 2016-06-01 17:16:5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6月1日讯(通讯员 刘遵仁)按照常规,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服从学校的安排,上好每一堂课,教育好学生,搞好自己的科研,就算了事。但是,湖南女子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刘助忠老师却不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他有自己的梦想追求,想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就一番事业。
  
  那是2005年的时候,已经快40岁的刘助忠经过多年的历练,教学上做得有声有色。他在湖南省涟邵矿务局冷水江煤矿子弟学校校长兼书记的任上工作了7年,毅然辞职来到了当时地位、待遇都比较差的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现为湖南女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而物流这一块可以说是薄弱环节,正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基于这一点,刘老师根据学校的实际,向学校领导主动请缨,要求在本校创立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物流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要创立一个专业谈何容易?由于刘老师心里有了创办该专业的信念,一个个的难题均被他攻破。
  
  首先,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刘助忠做了大量的专业设置前期工作,反复论证专业设置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最终获得了学校批准。接下来是培养和充实教师队伍,他先后培养了雷爱华等好几位教师。对于这些老师的培养,首先是要求他们从原有专业出发,不断向物流管理专业转化;再者,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和理念上求得发展。在创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开始几年,老师们在他的带领下,都很努力,但有些课程仍然没老师上,他就自己上课,如主讲《电子商务》《物流法规》等课程。在工作中,他犹如拼命三郎,几乎是一名物流管理的全科教师,先后担负过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他硬是从大一教到大三学生毕业。能做到这一点,在大学里担任教学任务的老师们都知道,这对老师得提出多么高的要求,老师会承受多么大的教学工作压力。但刘老师心中有梦,硬是挺过来了。了解刘助忠的学生知道,刘老师在湖南女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初期,要想在周末休息,那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另外,刘助忠还积极争取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从成立之初开始,每年不厌其烦向学校撰写建设实验室的申请报告。他的实验室设计的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而不像有的高校那样,花巨资建设“高大上”实验室,却“只能看,不能摸”。经过自己不懈努力,不断地说明原因,他终于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别争取到了学校和中央财政项目的建设资金。今年,他又一次提交建设“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的报告。与此同时,他不断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费与企业联系相关业务,图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企业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
  
  十年来,他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他非常珍惜每一次修订的机会,在修订前总是要认真地调研市场,调研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再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制订出反映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他修订的方案具前瞻性、操作性,并不断地开发新课,如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物流常用数学工具实验、物流仿真课程设计等。他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所在地的物流企业里,耐心细致地讲述怎样将书本知识和企业运营结合起来,时常引导学生为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10级1班的吴文等20位学生、2013级1班的刘敏等10位学生,便是在刘老师门下受益的学生。他带领学生在企业调查时不仅费心费力,大多数情况下还自掏腰包,为学生解决基本的吃饭问题,他经常为学生在外吃饭掏钱。
  
  在他不断努力下,如今的物流管理专业于2015年成功引进两名博士,充实了教师队伍,形成了老中青教学梯队,他们个个都是创新创业的教育好手。他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好评,这些学生创业欲望强、创新动力足。2009年毕业的学生周陆花一毕业就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中陆物流运输有限公司。现在的她太忙,想请她来学校做个报告都很难。与她同班的曾婷婷,现在是跨越速运集团的区域经理(负责的区域是天津、石家庄、唐山)。曾婷婷做事情、想问题,创新思路丰富。在电话采访中,她谈到,当时入学时,她本是要读英语专业的,就是刘老师满怀激情和信心地给她介绍物流专业,介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最主要的就是被刘老师的做人做事的风格所感动,后来最终选择了物流管理专业,现在想来,很感谢刘老师。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每当刘老师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心情格外舒畅。刘老师总会问毕业后的学生,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困难?凡是刘老师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会尽心尽力帮助他们。现在,刘老师为他们创建了一个便于学生创业和交流的QQ群——“女院物流名人堂”。在此群里,大家可以把自己成功的喜悦拿出来分享,把失败的痛苦让大家一起分担。
  
  如今的湖南女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刘老师的努力下,已是今非昔比了。可他并不满足,认为自己虽然是奔跑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的路上,但永远没有终点。

来源:红网

作者:刘遵仁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6/01/10362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