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院长唐江萍坚守精神科30年

来源:红网 作者:李柯夫 孙小慧 编辑:康晓乔 2016-06-25 16:49:47
时刻新闻
—分享—

  唐江萍。

  红网长沙6月2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 实习生 孙小慧)1981年,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的唐江萍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3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服务精神障碍患者、吸毒成瘾患者、老年痴呆患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民政基层岗位。“做一名合格党员,首先是做好本职工作。”唐江萍说。

  唐江萍是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也是建党95周年中央拟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981年,唐江萍从衡阳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毕业,被分配到零陵地区(现永州市)精神病医院。第一眼看到单位的样子,让她有点不知所措:几栋低矮老旧的平房,每间病房门口装着铁门、挂着铁锁,病房里不时传来各种奇怪的叫喊声……

  她也曾想过要放弃,可“一个病人无助的眼神”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她回忆说,当时一名男病人被医生和家属们追赶,挣扎中摔倒在门边的煤炭堆里。他20岁左右,衣衫不整,满身污垢,眼神无助。

  “我感觉自己当时就像触电一样,这双眼睛一下就打动了我。”唐江萍说,“他们因为生病却不被理解和善待。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留下来帮助他们。”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曾收治过一位患妄想症的病人,他总觉得有人在自己的饭菜中下毒,一直拒绝进食。唐江萍担心他这样长期不进食,会承受不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总是耐心地劝他吃饭。有一天,唐江萍端着饭碗准备要他吃饭,这位病人突然端起饭碗就扣在她的头上,饭、菜、汤洒了唐江萍一身。第二天,为了让病人相信饭菜没有毒,唐江萍自己先吃一口,再喂他吃一口。就这样,唐江萍整整“陪吃”了3个月,直到病人的情况好转。

  如何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是唐江萍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唐江萍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理念的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社会公益性精神康复会所——长沙心翼会所,免费为精神病人提供职业训练、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帮助会员重获友谊、重新投入家庭、重获教育或就业机会。目前会所已发展会员600名,其中200余人实现就业。在唐江萍的带领下,十余年来,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的病床由原来的300张发展到1800张。过去这里没有一个本科生,现在拥有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人才20余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李柯夫 孙小慧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6/25/10311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