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新亮点】以“合”为上说并村 从462到397的“龙山经验”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米斌 张海燕 编辑:康晓乔 2016-06-28 23:25:04
时刻新闻
—分享—

湘西州龙山县农车镇召开区划调整改革建制村合并工作动员大会,向村民们宣传并村工作。

湘西州龙山县农车镇召开区划调整改革建制村合并工作动员大会,向村民们宣传并村工作。

龙山县内溪乡举办并村工作专题座谈会,村民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实施并村的疑虑以及意见。

龙山县内溪乡举办并村工作专题座谈会,村民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实施并村的疑虑以及意见。

合并后的龙山县大安乡花园村正式挂牌成立。

合并后的龙山县大安乡花园村正式挂牌成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 通讯员 米斌 张海燕 湘西报道
  
  “老符,今天咱们一定要把生态公益林所有权归属的协议签了,这是我作为原村支书给村民们的承诺!”6月14日,向顺章一来到湖南湘西州龙山县农车镇农车村村委会,便冲着临时村支书符清文嚷嚷,“不管怎么样,要给村民们一个交代。”
  
  今年54岁的向顺章是龙山县农车镇原茶园村村支书,在龙山县今年进行的建制村合并中,茶园村属于合并村之一。3天前,茶园村与农车村合并完成并正式挂牌了。之前,茶园村村民们顾虑村集体的1500亩生态公益林所有权的归属,部分村民一直迟疑不肯签字,是他与镇里驻村干部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保证原茶园村公益林所有权归合村后的茶园村民小组,村民们这才签字同意并村。
  
  今年3月,龙山县启动了建制村合并工作,目前,全县共完成建制村合并65个,村居总数从462个减少为397个,撤并幅度为14%,超额完成省州下达任务,完成任务率为118.2%。
  
  从启动到谋划,从462到397,龙山县建制村合并工作,历时仅三个多月。如此“大刀阔斧”,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带着疑问,时刻新闻记者走进龙山县,进一步解读龙山县建制村合并工作。
  
  并“心”谋发展 齐“心”促民生
  
  中国有句古话,“和”为赢。
  
  在龙山兴隆街道新成立的兴隆社区内,这句话得到了充分证实。
  
  新成立的兴隆社区由原苗沟、西洛坪和兴隆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原兴隆村地势平坦,而苗沟、西洛坪处在坡地之上。从地图上看,合并后的兴隆社区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现在的兴隆社区共784户,社区总人口达到了3280人,面积也扩大至15平方公里。“合并后更利于做大做强,总结起来就是思想得到整合、人员得到整合、资源得到整合。不仅优化了干部队伍,也减少了群众矛盾,更利于特色农业的做强!”社区临时主任张学军透露,在早几年,原苗沟和西洛坪村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家已搬迁到兴隆村来居住了,目前,他正准备着手规划,让坡地上的两个村有意愿搬迁的都搬下来。
  
  “合并了,都是一个社区的,管理起来也会更加方便。”张学军说。
  
  怎么并:齐抓共管 一走访二调研三座谈
  
  记者了解到,湘西州下达给龙山县的任务是合并建制村不低于55个。为切实搞好建制村合并工作,龙山县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民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抓人员。
  
  全县共集中300余名干部专抓建制村合并工作,同时,还将建制村合并工作纳入了乡镇(街道)目标考核管理范畴。
  
  合并中,为确保合并方案科学合理,龙山县区改办组织专人深入乡镇调研,每个乡镇调研2个村以上。乡镇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通过走访、座谈、询问等形式,就并村的原则标准、新村布局、新村名称、资产及债权债务处置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是拟合并村、拟村改居、拟更名村均召开了有村支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党员、团员、妇女代表参加的统一思想座谈会,形成了对建制村合并方案的共识。
  
  充分调研后,龙山县在全面落实省州要求的前提下,制定了1000人以下未达到10平方千米的村或3平方千米以下未达到2000人的村(社区)予以合并,经济实力弱、长期无集体收入来源的村(社区)予以合并的指导意见,确保并村具体方案既科学合理、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干部群众又认可。
  
  破难题:宣传并村 由理解到支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在进入具体操作环节中,却发现这是一个极烫手的山芋。合并后会带来哪些影响?大家各有各的“盘算”。老百姓在想:我办事会方便吗?村干部在想:调整会不会影响我的工作?一系列难题在面前展开。
  
  “村里1500亩公益林每年有2万余元补偿金,合并后会被平均瓜分吗?”农车镇茶园村的村民们担心,村里的公益林未分到户,由集体管理使用,合并以后,那这笔钱怎么分?
  
  “打个比喻,这都是婚前财产,合并后各用各的,县里也有文件规定,原村集体利益分配关系保持基本不变。”
  
  “合并后,我们村本来人就少,再选村干部,选不赢人多的村,担心村里没有了代言人,有谁替我们说话,我们的利益诉求找谁说?”农车镇东坪村代表说出心中的顾虑。
  
  “合并后,村干部的职数不减,对群众基础好,做事公道正派的,在村干部换届时,党委政府在推荐候选人时优先考虑。”
  
  “我们村本来就偏僻,合并后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担心不往我们村里搞啦?”座谈中,也有人情绪激动地说,“就像一个粑粑,分得人多了,就分不到手。”
  
  ……
  
  面对村民提出的疑问,龙山县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都一一细心解释,宣讲村合并后能带来哪些好处,村民也听得带劲儿。
  
  为让广大干群理解和支持建制村合并工作,5月11日,龙山县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并对各乡镇人大主席、民政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
  
  5月18日前,龙山县各乡镇(街道)均召开了动员大会。县区改办印制了300余册工作手册,5000余份宣传资料,组织300余名县乡干部、600余名村(居)干部深入到村寨和农户家中进行宣传,让并村工作家喻户晓。
  
  妥善分流经费助推 不为干部群众添“麻烦”
  
  合并后,村干部怎么安排?待遇如何变?
  
  为妥善分流村干部,龙山县鼓励现任村主干主动申请并经批准退任,村合并后不再担任村干部的,自退任之日起到2017年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支“两委”止,政治待遇保持不变,按原有享受标准发放补助,并给予一定数量的一次性的奖励补助。
  
  同时,合并后的新村将优先安排建设项目;贫困村与一般村合并成新建制村后,新建制村可继续享有相应的扶贫政策。
  
  此外,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龙山县还为每个合并村安排了1万元工作经费,全县并乡并村共投入507万元。建制村合并后各类证件变更所需经费由县政府统筹解决,合并的新村支“两委”牌匾、公章均由乡镇(街道)统一制作,不增加村级资金压力和群众负担。
  
  “听了心里热乎,我同意,我签字。”5月25日,村民周光眉边说边签下自己的名字。至此,全县涉及合并的65个村都通过了群众的表决。
  
  “并村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对少数不理解的群众,镇、村干部反复找其谈心,打消他们的顾虑,解开他们的心结。”龙山县民政局局长张兰英说,正是由于党委、政府勇于担当、冲锋在前,采取一系列阳光操作,确保大家思想畅通,才最终得到群众的全力支持,完满完成此次建制村合并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米斌 张海燕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6/28/10305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