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险情的堤段偏远且不便通车,战士们下车徒步向险点开进
为了加快速度,官兵们全员上阵,组成两条长龙搬运沙袋
红网益阳7月11日讯 (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周扬捷)11日凌晨4时,在经历7小时的战斗后,武警常德支队官兵成功排除了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张芦渠一处集中管涌险情。
10日晚21时,当地巡堤人员发现,赫山区泉交河镇双庆闸附近的张芦渠有渗水现象,经技术人员下水排查,确定该堤段发生管涌险情。此时,管涌处水流浑浊,正急速带走堤底泥沙,扩大管涌直径,加之堤内外近5米的水位差,若不控制险情,后果难以想象。
当地防汛指挥部火速向担负益阳地区增援任务的武警常德支队求援。21:40,刚完成牌口乡流水坝打捞清障任务的80余名官兵还来不及休整,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现场。经探查,大家发现,这处管涌靠近益阳东烂泥湖大堤,已形成直径4厘米左右的管涌口,渗水速度极快。如果不有效处置,不仅大堤难以保全,还有可能威胁到不远处的东湖大堤和双庆闸。支队长殷民立与防汛指挥部磋商后,命令官兵迅速投入到战斗中。
抢险战斗中,官兵们不顾多日劳累和高温天气,发扬连续奋战的战斗作风,分为两队传递沙袋构筑围堰,又在堤坝外侧铺设防水隔离层,为该堤段加上“双保险”。在经历7小时的连续战斗后,至凌晨4时,官兵共搬运沙石泥土170余吨,成功处置了管涌险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周扬捷
编辑:张广蓉 实习编辑 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