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诗书习武艺 经典诵读夏令营推动国学普及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宏伟 编辑:李艳华 2016-07-25 20:56:37
时刻新闻
—分享—

孩子们在上刺绣课。

餐毕,大扫除。

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孩子们看得好入迷。

  红网长沙7月25日讯(通讯员 梁宏伟) “悠悠中华,浩浩文化;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千古华章,字字珠玑……”随着一阵朗朗书声,7月24日,由湖南省孔子学会、湖南电台FM93.8潇湘之声主办,传统经典学堂、湖南省经典诵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年经典诵读夏令营在长沙县北山天乙学校顺利结营。14天的学习生活体验之旅,让全省各地的12名孩子度过了一段充满传统诗书礼仪韵味的夏日时光。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让孩子们从经典诵读、生活常礼中体验和感悟“国学智慧”的魅力是经典诵读夏令营的目标和特色,夏令营的课程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从一言一行着手,老师运用国学经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孩子成为孝亲尊师、友悌仁爱、举止合宜的人。

  “书法、礼仪、诵读、武术是每天的必修课,还有钓龙虾、秀厨艺、观湘绣、赏国画、学木工、做瓷器、齐露营等趣味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既习得诗书,也鼓励他们走向户外,成为身心健康的优秀少年。”夏令营指导老师梁宏伟说。

  “夏令营期间,孩子们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参加晨跑锻炼,早餐过后,大家拿起工具扫撒庭除,定期要独立或协作完成一项手工。在这里,孩子们一个个都不再是小公主、小少爷,都拿出了吃苦耐劳的劲儿,也表现出了对传统国学经典的浓厚兴趣。”梁宏伟说。

  “孩子们表现出了对国学的浓厚兴趣”

  武术课上,孩子们扎马步、学五步拳,站如松行如风;经典诵读课上,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书法课上,老书法家告诉孩子,做人要如写书法一般堂堂正正,清清楚楚,孩子们谨记在心,沉浸其中;礼仪课上,举手投足、行走坐卧的规矩示范更让大家充满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夏令营的孩子最小的只有6岁半,最大的刚刚上初一,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都说城里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但这群孩子都是好样的,根据老师的悉心指点、合理安排,都能将自己的事情做得有条不紊,完成得井井有条。”指导老师刘青青说。

  通过14天的朝夕相处,孩子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习上互帮互助、生活里难舍难分。

  来自郴州市临武二中的贺群皓是经典诵读夏令营的班长,也是大家心中的“大哥”。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老师们都表示,经过这次夏令营的历练,让他在胆量和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结营仪式上,他动情地说:“我真的舍不得离开,14天时间太短暂了,老师、同学已经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就像一家人。经典诵读夏令营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这群弟弟妹妹面前要起到榜样作用,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同时在轻松地夏令营活动中更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这对自己日后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让国学经典一直发扬下去

  在经典诵读夏令营期间,同学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国学经典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是一次对传统文化溯本逐源的难得体验。

  经典诵读夏令营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夏令营不仅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走进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宅古巷,还接触和学习了国学经典的各种思想精髓,使孩子们受益匪浅,如果明年还有类似活动一定还会参加,也希望经典诵读夏令营越办越成功。

  经典诵读夏令营发起人之一邹秀玲表示,2016年经典诵读夏令营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大家的国学之旅才刚刚启程,希望14天的学习给大家带来的并非蜻蜓点水而是终身受益,我们更希望通过多种积极有效的方式,传播和推动我们传统经典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让国学经典更好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宏伟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7/25/102374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