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富带后富】王新法:“外来和尚”念出靠山“致富经”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何冰 2016-07-29 07:24:2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先富带后富,如何带,带出了哪些成绩?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近湖南省内10个先富带后富典型人物,聚焦“带”字下的酸甜苦辣和坚持,对话“先富者”,看他们如何厚积薄发,分享其带领致富的心路历程。

常德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长”王新法。

薛家村中央的六塔山上建起了“山河圆”烈士陵园,这是王新法来薛家村后做的第一个项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 湖南常德报道

  “说来投资的外乡人很多,但是转了一圈都走了,落脚的就他一个。”湖南常德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村支书覃遵彪是个直爽的汉子。当初,来自河北的王新法带着64万元,千里迢迢来到这个穷山僻壤,说要在这里“扶贫”的时候,他和村民们都是不信的。

  修路、架桥、拉通生活用水、带领村民们种植茶叶……三年来,这个已过花甲之年的外乡人在薛家村不仅自掏腰包,更是事事亲力亲为。2014年,薛家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王新法全票当选为“名誉村长”。

  7月20日中午,正是阳光毒辣的时候,记者在村支书覃遵彪的家里见到了王新法。刚从茶园里赶来的他热得满头大汗,身上的迷彩服已全部被浸湿。现在的王新法早已融入当地,以薛家人的姿态欢迎各方來客。

  河北退伍老兵千里来湘走上扶贫路

  王新法是一名退伍军人。他从军14年,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在了石家庄市公安局。因为工作出色,曾被被当地媒体誉为“反扒英雄”。

  但他为人耿直,不懂人情世故,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1988年7月,王新法被诬陷关进了看守所,最终以“敲诈罪”判1年6个月刑期。入狱期间,王新法被开除公职、党籍。

  2008年5月,当时作为第十二届石家庄市人大代表、石家庄新华区合作路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主任的曾德美,同王新法接触过后,曾德美花了半个月时间仔细研究申诉材料、案卷资料,走访王新法当年的同事、街坊邻居,认定这是一桩冤假错案。于是,曾德美撰写报告材料,为王新法的事奔走呼号。

  2012年9月,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宣告王新法无罪,石家庄市直工委也恢复了他的公职和党籍。拿到恢复党籍的批复,王新法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第二天,他就来到石家庄市公安局,交了300多元的党费。

  从那以后,对曾德美心存感激的王新法一直抱着报恩的想法。“如果你一定要感谢的话,就到我的老家湖南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去看看吧。” 见推脱不掉,曾德美随口一说。

  一句玩笑话,王新法记在了心里,“薛家村山好、水好、人好,就是条件不好。“就这样,这个河北老兵带着64万元巨款来到了薛家村,“条件不好,那我就是来改善条件的!”

  “军人团队”扎根帮扶 “名誉村长”带来乡村巨变

  王新法扎根深山扶贫帮困的消息传开后,昔日战友纷纷加入到他的扶贫队伍里来。目前这个“军人军团”共一百三十多人,有现役军人、退伍军人,也有军人家属。曾德美也以“军嫂”名义成为团队成员。

  不到三年的时间,王新法就带领他的团队拓宽村道10多公里,架设桥梁6座,把村道修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

  虽退伍多年,王新法身上仍保持着军人本色。修路修桥,他都身先士卒,与村民同吃同劳动,连女儿生孩子都没赶回去。

  除了兴建基础设施,王新法也在积极谋划着产业致富的路子。

  “薛家村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好,乡亲们种植了近1000亩茶园,但茶叶基本靠原始加工,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过市场分析和专家“把脉”,王新法与村支两委商议后,决定按专家建议,利用自然气候规避虫害,并将薛家村茶叶的四季采摘改为一季采摘。

  经检测,现在这个村有近300亩茶园做到了天然富硒、无农药残留。去年8月,王新法的团队与省里一所大学的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了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拟将专家的研究成果“素茶点系列”“功能茶系列”“精制茶系列”推向市场,让茶园真正成为乡亲们的“绿色银行”。

  “靠着青山绿水坐下来就能挣钱!”这是王新法的愿望,也是他来薛家村的最终目的。

  军人情怀激发致富梦

  薛家村正中央有座海拔1200米的山,叫“六塔界”,在这座山上,王新法修建了一个烈士陵园,分成烈士墓和公墓两个区域,葬下了68名在此壮烈牺牲的烈士。边上还栽上了油茶,既绿了荒山,又解决了全村人吃油的问题。

  “‘山河圆’,寓意‘烈士回家,山河圆梦’”,在开阔的山地上,王新法还用当地青石镌刻了“祖国不会忘记”6个红色大字。

  这是王新法来薛家村后,做的第一个项目,目前已经投资了60多万。

  “请烈士回家,让乡亲们有个精神寄托,有了精神支柱,就没有改变不了的贫穷面貌!”站在六塔界山顶,王新法的眼睛被阳光照的有些睁不开,但说到薛家村的未来他的眼睛又放出光来。

  三年来,薛家村在王新法和他的“军人团队”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实现了增收,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到来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萌发了致富的梦想。

  现在,许多村民们最担心的问题不再是贫穷,而是“名誉村长”是否会离他们而去。

  “今年,我的战友们也打算来薛家村‘帮忙’,过段时间,我想把爸妈也接来。”王新法笑着反问,“他们都来了,我还会走吗?”

  “我在村里有一个家,百年之后,还请乡亲们多关照,在六塔山再安一个永久的家!”王新法的这番风趣话,伴随着盛夏知了的鸣叫声,飘散在薛家村的上空。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7/29/102297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