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增30多家企业 “游戏湘军”仍显沉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蔡旻旼 编辑:陈佳婕 2016-08-14 11:09:46
时刻新闻
—分享—

  年增30多家企业,“游戏湘军”仍显沉寂

  业内人士分析称,同质化、缺人才、融资难是三大“拦路虎”

草花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建清在接受媒体采访。

  湖南曾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强,更是开辟出一大批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为代表的“文化+”融合模式新路子。

  然而,与风头正劲的文化湘军整体发展状况不同,“游戏湘军”似乎仍显沉寂,起航远征的活力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同质化竞争、人才缺乏、融资困难等都成为“游戏湘军”发展壮大的拦路虎。如何突破?一些业界精英在渠道资源、差异化竞争等方面正在寻求突破。而对于人才瓶颈,更有人建议,立足本省定向培养游戏人才,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学校要实行校企协同发展的模式。

  ■记者 蔡旻旼

  同质化竞争严重运营人才缺乏

  草花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戴建清是一个地道的湖南伢子,1983年出生的他已是游戏圈里的“老人”,有着超过18年的游戏行业从业经历。2014年9月,戴建清回到湖南成立草花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一次,他选择专心做游戏运营商。然而,回到湖南后,戴建清很快发现湖南的游戏行业氛围比想象中更淡。

  “湖南的游戏企业比北上深还有成都少太多了,游戏人才也非常少。”戴建清感叹,湖南地区的游戏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游戏企业都一窝蜂地做棋牌游戏。且各大游戏企业各自为政,彼此间缺少行业交流。更让戴建清头痛的是,游戏人才在湖南十分紧缺,在经济发达城市随处可见的基础游戏技术人员到了湖南却变得一将难求。为此,他不得不痛下血本在全国各地开始挖人。

  “我在北京、上海等地工作近二十年,在游戏圈内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可以获得很多渠道资源,也知道做什么样的游戏受市场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戴建清很快带领团队帮助湖南的一些动漫企业重新梳理定位、包装游戏、宣传推广,在他的帮助下,与草花互动合作的一部分企业都逐渐走上了正轨,开始盈利。而草花互动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由最初的15名员工壮大成为120多人的队伍,而每个月的流水也从30多万元变成4000多万元,且每个月都以10%的速度稳健增长。尽管如此,面对湖南游戏产业的整体水平,戴建清仍是表示,湖南的游戏产业与游戏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湖南省动漫协会秘书长杨春玉也告诉记者,湖南的游戏产业因未能赶上互联网浪潮的脚步,行业氛围一直不算浓厚。此外,湖南目前的游戏从业者大多是研发类人才,尽管出了一些成果,但由于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并不大。“从去年开始,有一部分运营人才也回到了长沙。”从中,杨春玉还是看到了湖南游戏行业的希望。

  杨春玉还介绍,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的鼓励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生产手游的游戏企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仅去年一年时间,湖南就增加了三十多家做手游、页游和游戏运营的游戏企业和工作室,尽管其中有很多都是服务外包型企业,但也涌现出不少佳作。“趣动游戏的群英三国传、联盛的棋牌类游戏等目前都做得不错,也逐渐有了一定影响力。”

  融资难与人才缺形成恶性循环

  同是80后的廖高鹏是奇葩互娱的创始人,2008年考研结束后,他做起了游戏公会,自此正式进军游戏行业。2013年,廖高鹏带领团队将重心转移至研发游戏,他独辟蹊径地将80后热衷的一系列网络游戏进行整合改编,并获得成功。然而,由于游戏产业是渠道为王的产业,而湖南本土又缺少强势的游戏平台,所以他很快便遭遇了瓶颈,业绩一度受到影响。于是,他不得不主动出击,通过开设线下网咖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渠道。

  杨春玉透露,由于湖南游戏行业运营类人才方面匮乏,所占比例甚至连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湖南的游戏企业只能依托腾讯、360等游戏平台做宣发,效果自然不会理想。除了缺少运营型人才外,高端技术人才在湖南一样十分难得。“其实全国各地做游戏的湖南人有很多,而且他们大多做得也非常不错。”杨春玉说,“由于游戏氛围不佳,人才不愿回巢,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一直影响着整个湖南游戏产业”。

  湖南联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冉升告诉记者,为寻找高端游戏人才,公司不得不斥重金从全国各地挖人,而那些外地游戏人才对于来湘工作颇显犹豫,毕竟“湖南的动漫企业总共就这么几家,万一想要换工作都找不到人来接盘。”显然,这是大多从业者的内心独白。

  此外,融资环境不理想也是湖南游戏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游戏产业属于轻资产,其价值本身难以评估,再加上湖南本地的很多风投基金缺少对游戏产业的专业认知,所以几乎没有哪家游戏企业能够顺利从湖南本土融资。仅有的几家游戏企业拿到的也都是外地的风投,且都已存活至少五年以上。

  杨春玉告诉记者,融资难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湖南游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初创企业,基本都因为资金问题纷纷宣告破产。以湖南联盛为例,成立初期从成都盛大挖了很多游戏人才,如果不是因为后续资金到位,马上实现大爆发,也很难走下去。冉升分析说,正是因为融资难,湖南本地难以诞生优秀企业,无法吸引人才回流,而人才的缺失又导致融资难,二者之间已形成恶性循环。

  注重差异化竞争,加强人才培养

  尽管湖南游戏企业迄今为止仍未有大的突破,但是整体环境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意识到渠道资源的重要性。奇葩互娱的廖高鹏就通过打造线下网咖建立自己的渠道,并推广自己研发的游戏。他甚至还开发了依托于网咖渠道具备社交功能的APP,客户不仅可以通过它实现点餐,甚至还可以通过它交友、请美女玩家陪打,他表示想要打造本土游戏娱乐圈。此外,为了迅速扩张自己的渠道,廖高鹏还鼓励员工创业,并自掏腰包作为创业基金。据透露,他将投资500万元在湖南各大高校举办创业大赛。

  戴建清认为,除渠道外,湖南本土的游戏企业更应该加强行业间的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很多游戏企业都在模仿市场上的爆款,可最让人痛心的是,很多人连学都学不像,往往模仿的都是一些皮毛,可游戏真正吸引玩家的精神内核却一点都没有学到。”戴建清认为,湖南由于消息相对滞后,一些游戏都已经快过气了,可为了迎合投资人的胃口仍要涉猎,这样自然抢占不到任何先机。“我认为湖南的游戏企业不应该迎合投资人,而是应该迎合游戏玩家。只有开发出一款受游戏玩家欢迎的游戏,才有可能成功。”

  冉升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企业能够成功,恰恰是因为注重差异化竞争。联盛一直避免市场不理智的跟风,专注于棋牌类游戏领域,并且不断深耕,开发了大量符合当地特色的棋牌类游戏。此外,联盛在广告投放上也避开了游戏扎堆的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而是选择电视平台。“湖南的电视产业非常强势,节目制作也是顶尖水平,所以我们选择与电视节目联手打造一款棋牌类竞技节目。”与娱乐频道共同打造的《我是大赢家》不仅收视一直位居前列,为联盛提升了知名度,同时也为娱乐频道创造了客观的收益。此外,冉升还认为湖南本土应加强游戏方面的人才培养,要立足本省,定向培养游戏人才,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应该实行校企协同发展的模式。

  上游网络总经理于威呼吁政府能够再加大扶持力度,他表示政府不仅仅应投入资金,而更应该加强在产业引导方面的职能,充分地进行产业规划,让湖南的游戏企业抱团取暖。此外,政府还应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的同时,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改善湖南的融资环境。“毕竟,湖南的游戏产业落后只是暂时的,互联网的变化那么快,游戏产业现在发力也不晚,说不定哪个风口就被抓住了。”

  建议

  要坚持做有创意的事

  风投的钱要谨慎地拿

  “2.9年是游戏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很多游戏企业只要熬过3年,就会发展越来越壮大。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撑到这个时候,就已经死掉了。”杨春玉说。那么,初创游戏企业如何走得更远更好,听听湖南游戏界大佬怎么说。

  草花互动创始人戴建清:创业企业一定要精益创业,要以盈利为基础。要快速地交流学习迅速赶超,并通过产品的迭代来缩小与同行间的距离。要了解行业的最新产品、技术讯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做有创意的事。

  湖南联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冉升:风投的钱要谨慎地拿,有选择性地拿。建议每次只拿足够一年或者一段时间发展的资金,不要稀释太多股权,要更加看重风投能为你带来其它什么。此外,团队要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态花每一分钱,因为投资人永远对项目存在怀疑,从他把钱投给你的那一刻起,他注定寝食难安。所以要感恩投资人的信任,并珍惜投资人的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蔡旻旼

编辑:陈佳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