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8月17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文乃斐 实习生 廖祺澍)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抗癌公社、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开始流行起来。对于那些买不起商业保险的患病人士,这些平台能为他们提供较大的资金帮助,减轻经济负担。专业人士提醒,网友对这些互助平台需仔细鉴别,谨防恶意骗钱或保障无法实现。
只要出几块钱,就能获得一份高达30万的“重疾险”?近日,一种以“众筹”模式为基础的网络互助平台逐渐流行起来。网民只需要支付几块钱就能成为会员,当身患重病时可以获得来自其他会员的救助保障金。业内人士提醒网民需仔细分辨。
会员:十个月分摊了7.1元
去年10月,通过朋友的推广,桑植县的魏先生注册成为了抗癌公社的社员,他告诉记者,“从注册到现在,我总共分摊了7.1元,分摊对象有五六个。”魏先生认为,每次的分摊金额非常少,并且系统在扣除分摊金额前都会有详细的互助案例情况公示,所以他目前还算比较认可抗癌公社。
据了解,国内目前较为知名的网络互助平台有抗癌公社、e互助、壁虎互助、水滴互助等,这些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以抗癌公社为例,用户无需任何注册费、使用费就可以成为会员,如果有会员患病,其他会员每月仅需支付3元左右。当自己不幸患上癌症、白血病等30种大病时,能获得其他会员募集的多达35万元的互助金。
水滴互助也于今年5月9日正式上线,水滴互助采用的则是预存模式。水滴互助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用户预存9元后方可成为会员,当有会员患病时,系统会在公示患者个人身份、诊断证明、费用单据等信息后,在其他会员的9元当中扣除不超过3元的分摊互助金,只要用户个人水滴账户余额不低于1元,就可以持续享受保障。这一均摊的方式将使患病会员获得最高30万的互助金。”
提醒:需对互助平台进行甄别
在不少网民看来,网络互助有点像众筹。水滴互助市场部负责人说,网络互助和传统众筹模式还是有所区别,“众筹是以‘捐款’的方式向已经确诊的患者献爱心,而网络互助则是‘防患于未然’的相互保险模式。”为了避免会员的失信投机行为,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还设置了“180天观察期”,即刚入会的半年时间里,会员即使患病也不能获得互助金,当然也不需要向其他患病会员提供分摊金。
抗癌公社品牌宣传负责人葛振兰向记者介绍,根据统计,目前湖南注册社员有近3万人,“其中长沙注册会员有2824人,湘潭和张家界两市的注册会员人数接近1000。”投保低,收益大,对于买不起商业保险、得不到长期有效保障的人来说,参加网络互助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互助计划也隐含着相关风险。
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互助平台打着保险擦边球,将互助保险的做法用在互联网上,但实际并没有获得保险的资质,也就难以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今年5月,保监会提醒,如果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部分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存在隐患,会员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
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网民,有的机构和个人打着“互助计划”的旗号,通过互联网平台恶意骗取公众钱款,消费者对于各类互助平台要具备甄别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文乃斐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