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下旬,湖南省文化厅、省委网信办、新华网、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红网初选的“最美基层文化人”50名候选人已经出炉,目前进入网民投票阶段,为更好地呈现每位候选人的精彩人生,让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省内多家媒体近期对50位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候选人进行了实地采访。自7月28日起,按照采访时间,红网每天推出2位候选人进行宣传和报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 湖南湘潭报道
14岁参加湘潭县文工团,16岁被分配到郴州嘉禾县文化馆,现年80岁的郭求知将一生都献给了文化事业,经过她的收集整理,嘉禾民歌作为湖南民歌得到重大升华,以合唱形式进入全国各地。
广泛收集民歌 继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3年春,17岁的郭求知带着向民间学习的想法寻找民间艺术,她是嘉禾民歌最早的开拓者、拓荒者、传承者。她在当地成立了第一支乐队,第一个业余剧团,第一个伴嫁歌舞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文艺演出,从而给嘉禾县发掘民间音乐、舞蹈开创了先河。
随后,郭求知凭自己的艺术功底,加工整理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把《峨眉豆》《日头出来晒杨家》等歌曲排练成对唱、小组唱、表演唱,在湖南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汇演上全部获奖。郭求知也因此被评为湖南省电影院队文化馆站的劳动模范。
在嘉禾工作的27年时间里,郭求知共搜集整理1321首民歌,其中伴嫁歌284首,花灯、丝弦409首,山歌儿歌、小调 325首,歌谣、童谣114首,器乐曲牌120首,宗教其他60首。郭求知收集的优秀民歌分别入编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歌》、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民歌》、文化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等。
1979年调到湘潭后,一年内搜集整理湘潭民歌229首,湖南省出版55首,文化部出版13首(湘潭市共17首),湘潭名舞《放风筝》一直沿用弘扬至今,湘潭市中心“东方红”广场经常作优秀节目演出。
无私奉献 把一生献给基层文化建设
郭求知把群众文化当作自己终身事业的追求,从12岁起就唱着“庆祝湘潭解放”到演着“白毛女”片段考入文工团,跳着“中国舞”在嘉禾“八一”建军节上亮相,把文艺带到了边远山区。农村没戏看,她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嘉禾全县巡回演出60场。寒暑假,组织教师文艺宣传队,她是主演又是队长,小到“双送粮”“夫妻欢灯”,大到“红灯记”“夺印” “三世仇”,把个嘉禾县搞得热热闹闹,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了。
郭求知还在每月16元工资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被单捐出给团做幕布,新婚第二天就下乡带队演出。1979年,被调回湘潭负责新建岳塘区文化馆后,她大力组织业余文艺爱好者排节目,到基层办汇演、办培训,春节搞街头演出,龙狮、民间艺术齐出动,博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信任。她先后盖起了两栋文化大楼,1993年,岳塘区文化馆被评为全省“一级文化馆”。郭求知退休以后,继续投身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岳塘区老年文艺活动,每次参赛都获奖。
郭求知一辈子建设了嘉禾县和岳塘区两个文化馆,大力挖掘、推广传播了嘉禾民歌,经她收集保存的民间音乐现在已经变成了音乐家的钢琴曲、器乐曲、合唱曲。
来源:红网
作者:郑涛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