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19个剧种。
7月至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精选了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这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和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将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艺术创作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湖南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扩大湖南文化影响力。
为此,红网特推出《湘戏晋京》系列报道:
红网通讯员 陈清 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长沙报道
优美的舞姿、绚丽的灯光、唯美的画面……大型民族舞剧《桃花源记》让首都观众如痴如醉。
最后一幕,陶渊明种下桃核后,舞台上顿显一片桃花灿烂的情节。在漫天飞舞的花瓣中,演员们翩跹起舞,如梦如画,将演出推向了最高潮,现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在国家大剧院,作为湘戏晋京演出的首场大戏,《桃花源记》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今日,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杨霞接受采访时仍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打响了湘戏晋京第一炮,让首都观众惊叹,这就是湘人呈现给世界的桃花源,这就是人们梦想中的桃花源!”
五稿难画“世外桃源”
夜幕下,舞台上。诗人陶渊明独坐树下手抚无弦琴,演绎心中之乐曲,无声胜有声, 如阵阵轻风,抚慰灵魂……
杨霞介绍,舞剧《桃花源记》以陶渊明于五柳居前弹奏无弦琴开篇,通过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将剧中故事人物“渔郎”偶遇桃花源及再寻桃花源的故事掰开重组道来,以此将陶渊明自然和谐的社会理想及其代表作《桃花源记》的内容情景交融地交错表现,使人们通过舞剧体味到其时民生的艰难以及陶渊明追求自然和谐理想社会的深层表达。
“《桃花源记》在创排过程中曾数易其稿,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桃花源’。所以,它的故事演绎要力求完美,满足观众的深切期待。”杨霞说,我们在舞剧《桃花源里》加入当代人渴望和缺少的东西——友善、信任、和美,经过集体的努力,在舞蹈语言上既尊重历史时代特性,又大胆求变创新,融合古典和现代、东晋和湖南地域的舞蹈语汇;在音乐创作上,强化古典的传统美感,同时,融合湖湘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
舞剧《桃花源记》的艺术构思十分浪漫奇巧,剧组编导大开思路,大胆想象,突破禁锢,创造出许多“神来之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几乎无人不知,这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还不到400字,历代以来备受推崇。陶渊明以秀丽的文笔,虚构了一个“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杨霞介绍说,桃花源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和平安定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但原作中并没有具体人物,改编成剧本难度很大。确定选题时没细想这些,深入研究才发现《桃花源记》中只有渔郞这一个人物,要生出矛盾冲突,写出故事情节,颇为棘手。
从2014年9月开始,省歌舞剧院先后请了3位编剧,写了5稿,大家觉得都不理想。“在那半年时间里,有几次想放弃,但心中又不舍,继续推进又举步维艰”。
把陶渊明写入戏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省歌舞剧院进退两难的时候,湘籍著名戏剧导演谢晓泳站出来,解了燃眉之急。
谢晓泳出生于湖南湘西,现为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导。湖南省歌舞剧院两个获得文华奖的剧目《边城》《天山芙蓉》,都是由他任总导演。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在前,省歌舞剧院《桃花源记》的选题定下来后,很快就确定由谢晓泳担任总导演。看了前五个剧本后,谢晓泳熬了几晚,写出了新的剧本。
在这个剧本中,谢晓泳没有按照陶渊明的原文来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将剧中故事人物“渔郞”偶遇桃花源及再寻桃花源的故事掰开重组,交错道来,神情交融地表现陶渊明自然和谐的社会理想及《桃花源记》的内容。结尾部分,让陶渊明种下桃核在舞台上展现桃花璀璨,表达出勇于追求梦想和劳动创造美好的主题。
杨霞认为,谢晓泳这样写,就有了艺术张力,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力量。剧本在人物设置上,把陶渊明写进剧中,加上渔郞、渔郞的母亲、渔郞在桃花源里遇到的姑娘桃花,及多年再寻桃花源未果的疯渔郞,塑造出了5个主要人物。“这样的结构,新颖别致,突破了惯有的舞剧叙事方法和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杨霞自己都为剧情的精巧构思所折服。
为了以完美的艺术表演展示这一蕴含湖湘文化元素的千古名篇,身为“梅花奖”“文华奖”双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的杨霞,亲率主创团队成员深入武陵山区的花垣、吉首、永顺等地采风,汲取民族民间文化素养,以浓厚的湘韵湘情,匠心独运地表现湖湘特色的“桃花源”。
作为名著改编的舞剧,该剧具有很强的文学性。80后的执行导演马波和剧组的年轻的演员们面对挑战,积极应对。杨霞让大家“恶补”陶渊明的诗文,从中南大学请来教授讲课,剖析陶渊明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年轻演职员的文学造诣。
在晋京之前,《桃花源记》已经在长沙、岳阳、郴州等地演出了30多场,反响很好,上座率都在95%以上。观众看了《桃花源记》后,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剧组觉得他们付出再多也值。
“这次晋京演出,我们是开幕式的首场,又安排在国家大剧院这样的艺术圣殿上演,打响了湘戏晋京第一炮,让首都观众惊叹:这就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这就是湘人呈现给世界的桃花源,这就是人们梦想中的桃花源!”杨霞充满豪情地说。
相关链接:艺术评论
于平:渔郎的曾经陶令的梦
——舞剧《桃花源记》观后
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出品、谢晓泳担任总导演、马波担任执行导演的民族舞剧《桃花源记》要进京亮相了。把名篇改编成舞剧,我曾对剧院艺术总监兼总经理杨霞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对陶渊明文学名篇的“前理解”,引导观众“轻车熟路”地寻访“桃花源”;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对这个渔郎曾经的“乌托邦”,给出一段“真情实感”的“后阐发”——我曾担心,我们的舞剧故事一旦“坐实”,观众对“桃花源”的想象就不复存在了。
帷幕开启后的舞台,简洁、写意的布景,似乎就是为着营造让观众脑洞敞亮的情境:舞台的一角,逸坐着挂印回乡的陶渊明;陶渊明面前的石台上,静躺着有腔无弦的“无弦琴”……陶渊明坐拥“无弦琴”,是禁也无需禁,吟也不得吟;是“结庐在人境”,寻梦桃花源。在无弦有梦、有思无烦之际,乡里乡亲携酒前来相邀小酌,于是便有全剧的第一段舞蹈。在这个“花观半开,酒饮微醺”的三人舞中,陶渊明渐入佳境,醉眼蒙眬中居然分身有术:三人舞中的“乡里乡亲”隐去,叠化出一段连“真身”在内一共9人的“群体陶令公”舞。这段“分身有术”的九人舞,其实是陶渊明任职小吏、而对民生疾苦“分身乏术”的内心隐忧。陶渊明梦寄“桃花源”,是因为现实太多地呈现为满目苍夷、一路坎坷,是因为民生太多地显露出艰难困苦、忧怨辛酸;不过陶渊明却相信这个“梦”并不“虚幻”,它一定真实地存在着,只是我们尚未涉足而已。
既未涉足,那又如何能“眼见为实”呢?于是便有了为之代言的渔郎——舞剧的编创者抓住这个“渔郎”,申说了一个“无为而治”的理想,所谓“……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这时你就明白,在“群体陶令公”的九人舞之后,陶渊明与已然精神恍惚的老年渔郎遭遇了——因为精神恍惚,所以总有孩童与之嬉戏逗趣;因为精神恍惚,所以他总是捧着一束桃花想入非非;因为精神恍惚,所以他将常常“壶中日月”的陶令引为“知己”。在观众看来,这老年渔郎仿佛就是陶公渊明自我情志的外化,渔郎讲述的“曾经”就是陶公沉迷的“梦境”。
对于这样一部由陶渊明《桃花源记》改编而来的舞剧,最难处理的就是必然作为男首席的渔郎如何能不屏蔽构想出桃花源的陶渊明。有了上述的“引渡”之后,渔郎的人生际遇就仿佛陶渊明的人生追忆:渔郎的老母卧病在床,好不容易捕回的小鱼却又遇衙役逼租抢夺,万般无奈的渔郎只能冒着暴雨再涉湍流;待到雨过天霁、波平水缓,渔郎便“忽逢桃花林”,便“欲穷其林”,便“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表演因为LED视屏技术的助力,仿佛在时光隧道中穿行,产生了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
可以想见,渔郎进入“桃花源”的耳闻目睹、身体力行是舞剧表现的主体部分:在这里,桃林花灿灿映衬着桃面颜夭夭;在这里,“暧暧远人村”升腾着“依依墟里烟”;在这里,有农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些舞段不仅有情有境,而且有味有韵——也即具有浓郁的“风格性”。舞剧《桃花源记》的编导深知这个理想的“乌托邦”要以好看耐品的舞蹈来描绘,故而在编舞上用心极专,在构思上用意极巧……并且在此间自然而然地引渡出女首席“桃花”,用“桃花”与渔郎的友善温馨使剧情合乎情理地展开;同时,也使渔郎在此情境中忆及母亲而决意返还。
返乡的渔郎看到的是母亲的离世,而“桃花源”也令其再无缘以“入”,他只能手捧一束桃花喋喋不休地叙说着“曾经”……喋喋不休的渔郎已然是“疯”了,我总觉得这是陶令对自己的疑虑——“世外桃源”莫非只能是痴心妄想的“一枕黄粱”?舞剧让老年渔郎再度幻化在满目桃林、漫天花雨之中,“疯”中作乐,“醉”里欣然。
湖南省歌舞剧院不惧其难、知难而上——这不仅是因为“桃花源”可能与湘西的秀美景致有关,更是因为他们想传递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因为“渔郎的曾经”不仅是“陶令的梦”,也是我们先民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来源:红网
作者:陈清 汤红辉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