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流至平江县将军山脚下呈S状。
秀美青口滩。
录制汨罗江影像资料。
科考队。
红网岳阳站8月22日讯(分站记者 张小弓 摄影 皮皮)8月21日,记者获悉,岳阳“对话汨罗江”大型水文生态科考队首站考察平江将军山下昌江、汨水相汇处青口滩。经过3个多小时忙碌的工作,青口滩水文信息在时隔41年后的今天被科考队全面刷新。
将军山山势雄峻,郁郁青青。面北而立,向右看去,一条玉带自北向南,缓缓而流,谓之昌江河,汨罗江最大的一条支流。至山脚,与自东南而来的汨水交汇相融,继续向西。如画笔一般,在方圆数十平方公里之内勾勒出一幅“S”形状的山水画。极目望去,山林掩映,江水蜿蜒,红瓦白墙,即使烈日炎炎,也使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一顿饭的功夫,科考队完成了山上拍摄工作。科考队一行20余人携带专业设备仪器,下山,直奔山脚两水交汇处——青口滩。无人机、冲锋舟、ADCP流速仪、地理信息系统仪(GIS)等设备悉数出动,
先行到达的水文科考组正在组长熊见红的指挥下进行准备工作:发动冲锋舟,ADCP流速仪、地理信息系统(GIS)下水,无人机盘旋在空中嗡嗡作响。
冲锋舟劈开水面,拖动着流速仪等仪器,从北向南,自西向东,来回奔波。两个小时过去了,一组关于当前水域的水文信息时隔41年后,再度更新。上一次对汨罗江全面的查勘测量及调查,还是1973年至1975年的事。
据岳阳市水文局局长、科考队水文科考组组长熊见红介绍,科考活动第一站选在青口滩,不仅因其是两水交汇之处,还在于其水文情况变化之大。1975年时,青口滩还是一片河滩。稍后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科考组还是从当地村民处获悉,1983年时,青口滩的水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当时的水位,已经到了现在岸边三层高的楼房处”。
之后,青口滩的水位几经浮沉,时而浅至仅能没过脚踝,时而又达数米之深。
水位的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一位姓胡的老人告诉科考组,近年来水位不断升高,一是因为挖沙所致,二是因为下游不远处修建了水电站,蓄水导致上游水位升高。
经过3个多小时忙碌的工作,水文科考组已全面获取了汨罗江青口滩一带水文数据。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弓 皮皮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