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农村电商销售收入去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康晓乔 2016-08-25 09:47:13
时刻新闻
—分享—
  黄桃熟了,黄鹤村村民李德和喜上眉梢。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黄桃熟了,黄鹤村村民李德和喜上眉梢。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钱娟

  “状元黄桃”短短一周售罄,“大围之珠”黄金梨供不应求,“薯夫妻”红薯粉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土特产摇身变“网红”,搭上“互联网+”快车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农村电商、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加快布局,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全面提速,截至目前,长沙农村电商企业已超过900家,规模农村电商平台企业超过100家,去年全市农村电商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

  黄桃变“网红”:销路畅了底气足了

  “明年黄桃销路有着落了。”搭上“互联网+”快车,自家产的黄桃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宁乡县巷子口镇黄鹤村39岁的村民熊杰尝到了甜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销路畅了,底气也足了。今年,他一鼓作气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亩,正谋划着引进猕猴桃、草莓等新品种,在高山上种下“摇钱树”,将山沟沟变成“聚宝盆”。

  今年,黄鹤村1200亩黄桃首次挂果,大丰收提前来到。“黄桃保鲜期短,一旦销路不畅,新鲜的果子就要烂在枝头。”为了开拓销路,市、县农委主动对接爱心企业、农产品生鲜超市,在原产地、农户和市场之间搭建信息桥,吸引游客、水果批发商等前来采购。村民们也开动脑筋想点子、找出路,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晒出黄桃靓照,附上联系电话,接受在线订单。

  以“产地直供、集中配送、连锁直销”为特征的农产品直销工程在星城大地全面推开,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城里的生鲜超市构建起联网销售,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农产品触“网”,线上线下齐发力,订单源源不断来。“长沙周边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各地批发商和团购商前来抢购,订单排到了明年哩。”村主任孙全胜欣然向记者报喜。6月黄桃挂果,7月初成熟,8月持续热销,截至目前,黄鹤村60吨黄桃已全部售罄,带动全村增收近200万元。

  村民变网民:农村淘宝成新时尚

  “农村淘宝进村了,‘爆款’小家电应有尽有,还可以收发快递,代销土特产,快捷又方便!”在巷子口镇花桥村,在线下单、门店直取成为不少农民的购物新潮流。

  “登录县里的惠农商城网,啥都有,今年地里用的种子、化肥,足不出户就全搞定,省时省心又省力。”从田间到指尖,农民不用在田间地头等人收购,在家轻点鼠标,就可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自2014年7月启动光网网络升级工程以来,全市1176个行政村中,92%以上已实现光网全覆盖,超过19万户农村家庭接通了光网宽带,村民摇身变网民。

  眼下,电商下乡劲头十足,阿里巴巴、京东、当当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农村电商。来自市农委的数据显示,长沙农村电商企业总数已超过900家,惠农网、搜农坊、云厨网、庄园网等上百家规模农村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博野有机蔬菜、金井茶叶、湘丰茶叶、亚林瓜子、罗代黑猪、致远食用菌等一大批湘字号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设立了专卖店,“互联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新格局正全面成型。

  女博士变淘宝客:掘金农村电商

  巷子口人易江玲今年29岁,是南京大学博士、中南大学博士后。家乡黄桃热销,易江玲怀着满腔热情返乡创业,在花桥村筹建了农村淘宝网点,辐射乡镇周边近15个行政村。

  走进农村淘宝店内,美菱电扇等在淘宝上畅销的“爆款”商品琳琅满目。不足20平方米的店面内,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鳞次栉比,代销农货、收发快递、网络代购等各类服务应有尽有,来自城市、乡村的上百种商品齐亮相。这里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中转站,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件快递从这里发往村里,经快递哥之手进村入户,送到农户手中。“从6月12日到18日,开业一周时间,业务量就突破了135万元。”易江玲说,她正谋划着和快递公司合作,突破农村电商信息流和物流瓶颈,借平台之力降低物流成本,为农产品畅销拓展渠道,将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世界。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