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花垣县让烈村:高寒山区来“远亲” 悬崖上的苗寨焕生机
放羊路上不再“牛屎”相伴
扶贫队长宋敏:苗族乡亲们认下了这个“兄弟”
花垣县:强力推进“十项工程” 打造精准脱贫“升级版”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张佩华
2016年2月29日早晨,阳光明媚,正值开学的第一天,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和学校的安排,我与湖南农业科学院汪端华、曹亮和邓晶三位年轻专家一道,开始了我们科技特派员的第一天工作。因为是第一次当科技特派员,有些向往,有些兴奋,特意起了个大早,如约早早赶到省委一号办公楼集合。随后,在两位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踏上了前往让烈村的旅程。
伴着阳光,奔驰在畅通无阻的包茂高速公路上,心情格外清爽。工作队的一名同志车技娴熟,一刻也舍不得耽搁,而另一名同志呢,自上车的那一刻起,他的手机就没停过,一路上,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一会儿听他说,项目资金的事情,一会儿,又是“老支书,村里情况怎么样了”?一会儿又是“花姐,种桃树苗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坐在车后的我,有些感叹,有些纳闷。“这两位同志是省委组织部的干部吗?怎么看起来有点土,还这么实干?”我自问自答,“他们可能是花垣县当地的干部,来省城接专家的吧”,想问又没敢问,直到到达吉首,见到湘西州委组织部的谭副部长后,才知道他们两个原来是省委组织部驻让烈村帮扶工作队的,在车上不停打电话的那个是队长。
连续开了四五个小时,在吉首稍作停顿,简单解决了中餐,接连上路,直奔让烈村,从吉首到让烈村,一路上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似乎一直在云端行走。队长问我,“张教授,这里景色还可以吧?”当时,我的心情却是有些复杂。我若是一名游客,或许,会觉得这里的景色俊美,毕竟周围是形状各异,跌宕起伏的山峰。可是,当时,我看到的是穿着苗服背着背篓脸上布满皱纹的村民的贫穷,我怎么也没有心情欣赏沿路的风景。一个劲地只是在想,他们该如何致富?我能帮上他们吗?靠养殖吗?中药材吗?大棚蔬菜吗?还是保靖黄金茶?养牛还是羊,抑或鸡鸭……
正当我陷入沉思之时,只听到队长反复在说:“最不愿意看到的,是3年后我扶贫结束离开村子后,好不容易扶持的产业因管理不善而垮下来,因为我对村民是有感情的”。从队长一句普通的话中,我读懂了一位帮扶队长对村民的殷殷关切之心。
“无限风光在险峰”,放下行李,马不停蹄,队长领着我们继续前行,来到让烈村高山农业产业园,山脚下村民正在进行危房改造和施工,几幢特色民居基本完工,与周围陈旧的摇摇欲坠小木房形成鲜明对比。
继续往东,高山农业产业园的路牌映入眼帘,旁侧是由辣椒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烟叶种植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水果种植基地及高山牧场组成的产业布局图,布局图下写着“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字样。
我想在这般偏僻边远落后的山区,只有党的阳光才可能照到村庄,也只有党员干部才可能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辛劳,甘于寂寞地给村民送温暖。
队长介绍说,让烈村有贫困户79户362人,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耕地资源少,仅能满足口粮,山上平地少,峡谷多;村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较闭塞,固化,缺乏农业技术;年轻力壮的村民皆外出务工,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儿童及残疾人。工作队于2015年4月7日正式进驻该村,面对这个只有贫瘠土地,陡峭石头山及思想固化的村民之贫困让烈村,他们没有望而生畏,而是以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名言——“在生活中应当抱有莫大的希望,并以热情和毅力来开拓自己的希望”来激励自己,正是“希望、热情、开拓、毅力”这八字方针铸就了他们扶贫精神就是一个“猛”字,一个“猛”字便让那些看上去难于上青天的困难成为纸老虎,从危房变特色民居,从臭水井到家家通自来水,从荒凉的石头山到高山农业产业园,从村民的漠然疑惑到接受、认可和依存,您能想象这是不到一年时间发生的变化吗?或许,这是那些很多只说不做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身边这位浑身充满干劲、一心系着让烈村民的年轻队长使其变为现实。
爬过约40分钟崎岖陡峭的山路,我们到达了高山农业产业园的第一站——中草药种植基地,这里种植了玄参和玉竹,这些小生命,在村民的精心培植下,新芽正钻出了地面,俨然饱含丰收的希望。眼前,阶梯错落有致的连片中草药种植基地的前身,却是杂草丛生的荒野,是工作队带领村民,扛来铁牛,一方寸一方寸开垦出来的啊。站在山头的最高处,遥望对面,是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烟草种植基地和高山牧场。这些基地和牧场都是建设在几乎找不到平地的山坡上,特别是妇女主任“花姐”家种的烟草处,简直就是趴在山坡上,若是我,别说种烟了,恐怕早就滚落山头了。
翻山越岭,我们跟随工作队、老支书和妇女主任,走遍了全部基地和牧场,每到一处,队长都会给我们介绍详细的经过和感人故事。从上山到下山,整整花了3个多小时,纯粹是走走看看的我们四人已累得手脚不听使唤。想想几个月前,工作队初来之时,这个山根本没有路,而他们在这连路都没有的山上开发,修路、耕地、架棚、盖牧场,建成如今的高山农业产业园,能说不是党的关怀和好干部的力行杰作吗?他们的力行扶贫,战胜难题、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给我上了一次很好的党课,作为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我应该把科研工作与农民致富紧密结合,应该多走出舒适的办公环境,深入农村,与乡亲结对帮扶,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把科技成果带给农民方面发挥我们的长处,像扶贫工作队员们一样接地气,实干力行,扶持农民告别贫穷,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张佩华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