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落幕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卜岚 胡信锋 和婷婷 编辑:康晓乔 2016-09-26 09:45:57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圆满落幕

  9月24日,媒体记者在新宁县崀山镇满师傅有机生态农庄考察。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李健 童迪 摄

  9月24日,新宁县崀山镇满师傅有机生态农庄,一位媒体记者在逗鸵鸟。

  9月24日,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圆满落幕。本次大型采访活动中,全国近百家媒体人纷纷通过自己的镜头和笔头,将“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的心声传递给全国的朋友,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崀山,喜爱上通过旅游扶贫富乡亲的崀山。

  “参加的媒体数量之多、层次之全、范围之广,都是罕见的。宣传推介力度大,既突出了精准扶贫和旅游扶贫这个主题,又总结了崀山旅游带动扶贫的模式和经验。”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黄锡表示,这次活动,对崀山的推介具有前所未有的标本意义!

  三天时间,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下辖的各媒体通过文字、图片、新媒体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这次采访的过程,让活动得以迅速传播,得到参加活动媒体人的认可和赞扬。

  “此次活动,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尝试的‘媒体+地方政府+景区’深度合作,整合资源的一次试水。”湖南日报社编委、三湘都市报总编辑张云梦说,这次活动的效果已远超预期,它的成功对于其他县市举办类似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记者 卜岚 胡信锋 和婷婷

  扶贫模式不断创新 旅游扶贫带来连锁效应

  凉爽的秋日,走进崀笏村面积200多亩的花海,大片的百日草、格桑花与野菊竞相开放,随风摇曳,田园气息扑面而来,130余米的风车长廊更是如童话故事一般唯美。

  “真想住在这里,如此美景之前只在电视剧里看过。”面对眼前这片烂漫的“崀山花海”,金陵晚报的记者卜雪有感而发,“以前除了张家界之外,不知道湖南还有这么美的地方,真是不虚此行。”

  “这里已成为邵阳地区最大的花海旅游摄影项目,每天观花赏景的游客络绎不绝。”崀笏村村委会主任何烈锦自豪地说,以前他们村里有57户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后,现在的贫困户已减少至28户。

  崀山花海这个崀笏村千余名村民的扶贫项目,不仅为崀山增添了艳丽色彩,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村民李修谊兄弟俩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因为身体瘦弱,他们无法从事重体力的农活,仅靠五保户的补贴过活,自从实现土地流转后,两兄弟靠打理花海和土地流转收益,3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现在村里的留守劳力都成了上班族,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拿到稳定收入。”何烈锦笑着说。

  爬上八角寨,品尝“瑶王宴”,看过崀山花海,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编名记们,深深沉醉于崀山的奇山异水和民俗风情,大赞“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把崀山的好山好水推介给更多的人。

  家门淘金乐开颜 吸引游客形成消费链

  果园香菜馆,小二农家乐,香喷喷柴火鸡……通往崀山辣椒峰景区和八角寨景区的路上,道路两边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崀山旅游的发展,游客的不断涌入,真正成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活水”。

  “我们总共投入了近1000万元,建成了1800多亩的生态农庄,已帮扶了100多人实现脱贫致富。”满师傅旅游有机生态农庄的负责人尹元介绍,他们通过土鸡养殖、豆制品加工等模式,一年可以实现收益300万元,为当地村民每月增收1500-1800元,并解决了30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和尹元一样,巧借产业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还有崀山村的戴顺友。自2010年以来,先后在崀山镇承包和流转了近千亩地,已逐渐形成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庄园,“预计能解决周边就业人员28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4个村2000亩签约种植及回收,直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120万元。”

  “不是粗暴地把景区内的农户往外赶,搞得不食人间烟火。崀山让我感动的是入世,充分发挥原住民旅游服务的热情,不离土不离乡又脱了贫,农民的喜悦都写在了脸上。”湖北日报记者谭亲璐认为,扶贫伴旅游成长,十分难得,“湖北湖南一家人,相信通过我们的报道,会有更多的湖北人来美丽热情的崀山串门作客。”

  为了向全国推荐崀山,中国经济网记者郝红波在活动第一天就发出了《六大特色诠释旅游扶贫“崀山模式”》的报道,向全国朋友推介新宁县旅游发展助推精准扶贫、景区建设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旅游扶贫经验。

  申遗后改变了“命运”

  村民生活逐步提升

  位于崀山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石田村,是湖南省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近年来,崀山镇借力旅游精准扶贫,依靠崀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景点,大力发展景区农家乐,致力摘掉石田村的“穷帽子”。

  今年中秋小长假,石田村农家乐平均每家接待游客上百人次,就餐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200%。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让这里的老百姓开始享受到了精准扶贫的甜头。

  “崀山申遗后彻底改变了我们村的‘命运’。现在大力发展旅游,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的房子通过改造后村庄变得特别漂亮,就像住在图画里!”9月23日,记者在崀山镇石田村采访时,村委会主任刘叙武一脸喜悦地说。

  崀山镇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崀山镇正在由以前的‘输血式救济模式”转为“造血扶贫模式”,吸纳更多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项目,实现村民持续增收。

  “这是一条‘旅游+’发展新路子。”三天崀山行虽已结束,除了山水奇景,崀山通过旅游扶贫也令众多媒体记者印象深刻。中新社记者卢文伟说,“崀山旅游+扶贫的模式值得推广,该模式精准到了家庭和个人,使得景区贫困户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帮扶和支持。”

  “为崀山的旅游扶贫模式点赞!”南方都市报旅游平台总监张世志认为,一方面解决景区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另一方面又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做强做大了景区。

  声音

  “媒体+”的有益尝试 效果已远超预期

  ——湖南日报社编委、三湘都市报总编辑张云梦

  “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的效果,已远远超过预期!

  恰逢峎山晋级为国家5A景区之际,全国近百家媒体聚焦崀山,置身其中,零距离接触并广泛推介,对崀山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得益于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精密组织,从央媒到市州党报媒体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网络媒体连续地、及时地现场直播,让活动得以迅速传播。

  此次活动,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尝试的“媒体+地方政府+景区”深度合作、整合资源的一次试水。它的成功对于其他县市举办类似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其复制到其他具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景区,目前已经有几个活动正在对接。

  在此次对崀山进行推介之前,我们已经小范围试水过几次,比如今年1月份在郴州汝城进行的推介会,以及7月份在娄底、新化进行的推介活动都为此次活动积累了经验。

  对崀山推介具有前所未有的标本意义

  ——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黄锡

  这次全国近百家媒体走进崀山活动,参加的媒体数量之多、层次之全、范围之广,在我省可以说是空前的一次,对崀山的推介具有前所未有的标本意义!

  宣传推介力度大。通过精心策划,既突出了精准扶贫和旅游扶贫这个主题,又总结了崀山旅游带动扶贫的模式和经验,把崀山旅游与扶贫与文化与民生教育、生态环保广泛结合。

  此次活动已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助推了我们实施旅游扶贫工作的进程,让我们增强了信心;另一方面也总结了崀山旅游扶贫模式和经验,对全省全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通过合作方式的创新,整合媒体资源,形成合力,让崀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卜岚 胡信锋 和婷婷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