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女医生与艾滋妈妈这9年

来源:红网 作者:吴雯芳 夏盛 编辑:王娉娉 2016-09-27 10:36:03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6日,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院感科医生吴让香。图/记者华剑

  近日,国家卫计委督察组前往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督查2016年度中央财政支付项目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按照国际经验,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实施母婴阻断,可以使婴儿感染率由30%降到2%以下。

  吴让香在长沙市妇幼感染管理科(简称“院感科”)工作已经有9年了。除了电话咨询,艾滋母亲还向她申请免费预防性用药、孕产妇的分娩补助以及母婴阻断药物。在她监测的案例中,没有一例经母婴传播得了艾滋。

  然而,因为恐艾和不知情,感染艾滋的孕妇“失访率”也会存在。

  潇湘晨报记者 吴雯芳 夏盛 长沙报道

  9月26日,吴让香拿到了一张从国家卫计委快递过来的《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报告单》。那是对一个刚出生43天的婴儿进行的核酸检测,他的父母,都患有艾滋。

  检测结果在吴让香的意料之中:HIV-1核酸阴性。换言之,孩子是健康的。

  吴让香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到感染管理科已有9年了,作为院感科主任,她所监测到的、进行过母婴阻断治疗的婴儿,基本“都会得到这个令人欣慰的结果”。2015年,长沙市孕妇艾滋阳性率万分之二。发现阳性后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谈工作

  公布手机号后,经常接到艾滋母亲来电

  25日,吴让香手机响起。电话那头是个陌生的声音,却问着熟悉的问题:吴医生,我有艾滋,能怀孕吗?她已经记不起这是多少个前来咨询的电话了。2010年,她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一旦有需要咨询的艾滋病母亲,她会及时回复。

  她的声音温柔、颇像邻家大姐姐。电话里,她细致地跟电话对面的人解释、科普什么是母婴阻断治疗,甚至还包括做心理咨询。

  母婴阻断治疗,是指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止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吴让香所监测到的案例中,母婴阻断率将近75%,“进行了母婴阻断治疗的,基本没有一例经母婴传播得了艾滋。”

  今年年初,有个年轻母亲给吴让香打来了上百个电话。起因是2015年12月,她与一名艾滋病人有过性接触,知道对方患病后便受到惊吓,开始给吴让香打电话,“疾控中心给她做的检测是阴性的,没有感染艾滋。但她不信,天天给我打电话,还说‘我得了怎么办呢,就带着孩子死吧’。”

  她有三个孩子,小的1岁多,大的也才四五岁。当时正逢冬季,孩子感冒了,她就认为孩子也感染了艾滋。这样的电话持续了半年,吴让香就给她做了半年“心理咨询”,慢慢才缓过来,“她就是恐艾。”

  吴让香说,监测到的没有做母婴阻断的艾滋患者有25%左右,“绝大多数都是不知情”,都是快生了才到医院做检查,但是已经晚了。在吴让香接触、监测的数据中,有6名孩子受母婴传播得了艾滋,而这6个孩子都没有进行母婴阻断治疗。

  这6名不幸的孩子,除1人在奶奶的照顾下,过上了正常生活,其余的都不幸夭折。有的甚至出生3个月就夭折了。“太可惜了。”吴让香翻看着电脑里“标红”的5个孩子的记录,声音低了下来。

  谈医护

  有个护士眼里溅入羊水,当场吓哭

  在艾滋母亲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所冒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你不能保证艾滋感染者中所有人都素质很高,有的产妇甚至恶意对待医务人员”。吴让香记得,2014年,有个没有做母婴阻隔、前期也不告诉医生自己患有艾滋的产妇,等到生孩子时,“她将血涂到医务人员身上,皮肤上、衣服上都有,把医务人员吓到了”。

  “那个时候我就想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全社会都来了解它的发生、发展、治疗,正视这个问题,也不会造成‘恐艾’。”吴让香说。

  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等,被称作“职业暴露”。从发生“职业暴露”到确诊或排除艾滋感染,中间经历半年,“一旦‘职业暴露’,就会造成医务人员恐慌”。

  有个20多岁的护士,就遭遇过这样的恐慌。当时手术室里,一个产妇正分娩。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同时她还戴着近视眼镜。期间眼镜上起了雾,她摘下护目镜,准备把雾气去除。这时,产妇羊水突然破裂,喷到她的眼睛里。眼睛里有粘膜,传染风险很大。这个年轻的护士当时就被吓哭了。

  “快快快!”一拨人赶紧带着她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另一拨人继续帮产妇生孩子。粘膜遭遇感染风险,需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5分钟,这一过程非常痛苦。紧急处理后,医院把这个护士送到市疾控中心,吃了28天预防性药品。

  这种药吃下去是有风险的。它的副作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造血系统有变化,“不是发生了职业暴露,没有人愿意吃这个药。”吴让香说。

  在医院里,每个可能接触艾滋病毒的地方都配了防护服,还有防护眼罩、靴子,防止血液、体液、羊水接触到医护人员身上有伤口的地方。防护服笨重,“夏天穿着非常热”,对于需在产房待数小时的医护人员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谈恐艾

  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才能过得正常

  恐艾,是吴让香这9年与艾滋母亲接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吴让香接到的电话里,有失声痛哭的,因为突然发现自己感染艾滋;也有气愤的,因为觉得在社会上受了歧视。“很多人是思想有问题,而最难做的是思想工作。”有的孕妇做了早期诊断后,怕别人知道她的信息,就把结果撕掉,把电话全部换掉。

  有一对20出头的年轻夫妇,在广东打工。生了孩子后,就让奶奶照顾孩子。孩子半岁时突然病了,奶奶带着她先后来到长沙两家医院治疗,最终检测是艾滋阳性,老人家这才知道儿子媳妇早就得了艾滋,前期没有做母婴阻断治疗。

  家里很穷,又带着这个患病的孙女,老两口内心无法安定。奶奶给吴让香打电话,“你觉得我能不能把她丢在哪里?”电话里,老人家带着哭腔,“我很想把她带好,但是哪天我要是死了,我怕她也会死掉。”幸运的是,奶奶特别负责,一直给孩子吃药,现在孩子6岁了,特别聪明。她便是那6个感染的孩子中唯一活下来的。

  有的歧视来自社会,而有的歧视却来自家人。有个母亲,得知感染艾滋后,丈夫跟她离婚,婆家也不让她看孩子。她给吴让香“打了快一年的电话”。今年暑假,她偷偷跑到湖南,想看看孩子。前夫把孩子带了出来,只远远让她看一下。“很残忍。”吴让香说。

  讽刺的是,对艾滋的无知,更容易引发传播;而一旦个人患艾信息被暴露,当事人可能无法过正常生活。

  有一个女人,二婚,丈夫一开始对她很好。她没有告诉丈夫自己感染艾滋,通过母婴阻断治疗生下健康儿子后,她认真地吃药并配合检查,但隐瞒其他人,“吃药也不给老公看到”。

  “他们正常上班,正常生活。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才能过得‘正常’。”吴让香说,她也经常跟病人说,“社会的歧视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不能因为被歧视就放弃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吴雯芳 夏盛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9/27/10092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