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习近平为何引用发生在湖南的这个动人故事

来源:时刻综合 编辑:康晓乔 2017-08-26 12:04:56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报道红军长征故事:“半条被子”里的殷殷深情
  记者实地探访总书记讲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湖南汝城半床棉被故事作引证
  “出路在哪里”——重忆红军长征过境汝城系列真实故事
  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重走红军长征路第一人”罗开富讲长征

  反响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感动几代人
  “半床棉被”世代传 习近平讲话引起汝城群众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鼓舞汝城老区人民
  郴州各界热议“半床被子”故事

  评论“半床棉被”的历史重量
  “半条被子”,一心为民
  “半条被子”的故事何以历久弥新
  “半条被子”诠释为民初心

  在刚刚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的“女红军借宿”故事发生在湖南汝城。时刻带你回顾“半床棉被”的感人故事。

  习近平引用“女红军借宿”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10月2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习近平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故事:女红军借宿与半床棉被

  1934年11月6日傍晚,掉队的3名女红军战士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到了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她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米远的一间破茅草屋……茅屋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倾其所有为饥饿疲惫的女红军战士做了一顿饭。然后,女主人徐解秀将她们领到了床边。那是一张用南竹钉成的床架,床上的破席下面垫着稻草,女战士忙将她们唯一的棉被打开……第二天天蒙蒙亮,女战士们醒来发现,男主人朱兰芳一直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她们。临走时,一位女红军战士拿剪刀将那床棉被剪成了两半,说:“等革命成功以后,我们一定会来看你们,到时候带一床很新很暖和的棉被给你们。”徐解秀眼睛湿润了,坚持要朱兰芳带路,领着红军女战士翻过前面的大山,追赶大部队……

  然而,这一去,朱兰芳却再也没有回来,只剩下徐解秀天天在村头守望,半床棉被一直被徐解秀一家好好地保留着。

  1984年11月初,重走长征路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来到了这个村庄。80多岁有点恍惚的徐解秀以为是红军回来了:“你们打回来了?你们胜利了?那3名女红军什么时候能来?我家男人怎么还不回来呀?”闻听此言,罗开富被感动了,他将这个故事整理后,以《三个红军姑娘在哪里》为题发表了文章。当时还健在的邓颖超读了报道后,马上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3名女红军。邓颖超还特意买了一床新棉被,委托记者送给女主人。当罗开富带着众人的心意重返小山村时,大娘却在3天前刚刚去世,她合眼前曾经说:“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徐解秀老人弥留之际告诫儿孙们的话,从此就成为了她家的家训。

来源:时刻综合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