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段云行
通讯员 肖星群 肖志军 肖之泉
10月24日,在涟源市七星街镇仙洞村一栋简陋的平房内,86岁的王付香老人坐在轮椅上做饭。做好后,又一口一口喂给58岁的儿子李瑞凡。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成为了山村最动人的风景。
孩子是母亲心头肉
李瑞凡生下来后不哭不闹,4岁多才会开口说话,智力明显异于常人,没有进过一天学校。玩耍时,稍微离家远点,他就不会回家。即便如此,他一样是母亲的“心头肉”,王付香和丈夫一起抚养李瑞凡长大,生活再艰难,也从不让他饿着冻着。
1968年,丈夫因病去世。后来,其他3个儿女都已经成家,王付香开始独自拉扯儿子。每天在生产大队的茶场和食堂挣工分,累得腰酸背痛,为了儿子,她一天也不敢缺工。
1984年,李瑞凡沿着大路走失,王付香急得大哭,赶紧要儿女、邻居帮着寻找。几天之后,才在40多公里外的县城找到了一身邋遢的李瑞凡,他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些好心人给他的4元多钱。此情此景,王付香心疼不已,从此与儿子寸步不离。
一路艰辛一路爱
2002年5月,原本勉强能自己吃饭的李瑞凡突然中风,左半边身体失去了知觉,吃喝拉撒就全依赖母亲了。
每天清早,李瑞凡像小孩子一般吵着要妈妈扶他起床,王付香总要好言安抚好儿子,生好火,烧好水,洗完他弄脏的衣裤,帮他擦洗完身子,再扶其下床坐着。晚上,李瑞凡总要母亲坐在床沿才能入睡,稍微离得远点,就“妈妈妈妈”喊个不停。喂饭时,瑞凡挑食,王付香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崽,吃啊,吃饱!”儿女们送过来什么好吃的,王付香总是先喂给儿子吃。其他时间,老人也不会闲着,劈柴,陪儿子说说话。李瑞凡神志不清,偶尔会大喊大哭,老人又会轻声安抚儿子。
2014年2月,扶着儿子锻炼的王付香被身高体重的儿子撞得摔倒在地,断了骨头。大儿子把老母亲接到家里照顾了3个月。李瑞凡暂时由姐姐照顾。由于姐姐是一家之主,又要种田种菜,王付香老人放心不下,身子骨稍微好点了,就不顾儿女的劝阻,回到了李瑞凡身边。
永远是儿子的靠山
王付香骨伤以后,行动极其不便。起初,王付香弯着身子、扶着小木凳给李瑞凡做饭、洗衣,经常一个不稳就翻倒在地。后来,外孙给老人买了轮椅,老人的行动才又稍微方便点。坐在轮椅上扶李瑞凡上下床是最困难的。每次,王付香都要锁住轮椅,用瘦小的肩膀使劲地扛着儿子失去知觉的那边身体,再要他稍微配合,才能完成。帮他换衣穿衣这些动作,也都变得越发困难起来。即便如此,王付香从没有发过脾气,骂过儿子。老人患心脏病、支气管炎多年,舍不得花钱去看医生,硬撑着与儿子在亲情的世界里忘却生活的辛劳,感受岁月的轮回。
瘦小的王付香老人即使被困在轮椅上,依然是智障儿子的靠山。其他的儿女们心疼老人,想要接过老人的重担,但老人坚决不让。老人说:“只要我活在世上一天,我就要照顾儿子一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夏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