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部署会今日举行。
红网长沙11月4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周丹)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关注现实生活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是否具备进行自我情绪行为调控的能力,是否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这些指标都将成为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11月4日下午,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部署会暨“阳光招生”工作总结会在开福区金鹰小学举行,会上发布了《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来自开福区中小学校长及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福区教育局首先做了2016年招生入学工作总结。今年秋季招生工作已顺利结束,全区59所中小学(含民办、子弟学校)起始年级新生招生班额均控制在55人(中学)、50人(小学)以内,全区小学起始年级共有新生6992人,班级157个,平均班额45人;初中起始年级共有新生2688人,班级58个,平均班额46.3。做到了无一例大班额,无一例公办择校现象,无一例违规招生行为。
教育质量评价是一场深层变革。自2013年教育部推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以来,作为30个国家级实验区之一,长沙市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开福区作为长沙实验区的区县实验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依据“从入口看出口、以起点看变化”的改革实验目标,着力突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尝试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局面。
项目拟定研究周期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20年8月结束,为期五年。首批实验点校10个,重点从5个城区小学联片、1个中学联片、以及新港、洪山、捞刀4个联片区产生。
根据《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要求,2017年上半年、2019年下半年,开福区将与教育部及省市监测中心合作,完成对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状况的前测与后测,重点对区域四年级、八年级的阅读、数学、科学、艺术及心理健康等进行测试,重点解决小学阶段“入口定出口”的研究路径问题。
2017至2018年,开福区将采用“学业质量评价+非学业质量测试+影响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调查”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完成区域内所有学校的第一轮多维评价,评价维度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学业负担状况、兴趣特长养成情况以及学校软环境等六个方面。
会上还透露,到2020年,开福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