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湘乡分会正式成立

来源:红网 作者:熊杜泉 编辑:王津 实习生 李凤 2016-11-07 09:15:45
时刻新闻
—分享—

IMG_4789.JPG

5日上午,湖南省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湘乡分会在湘乡市和源山庄成立。

IMG_4791.JPG

湘乡成立民俗分会,弘民风,扬正气。

  红网湘乡市分站11月7日讯(分站记者 熊杜泉)5日上午,湖南省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湘乡分会在湘乡市和源山庄成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石海平出席会议。

  目前,湘乡民俗分会有近200余会员。根据省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决定,湘乡分会研究的范围包括老湘乡区域,即现在的湘乡市、娄底市区、涟源市、双峰县以及韶山市的部分辖区。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民风好则政风清、民风好则人才出。湘乡自古人杰地灵,孕育了厚重而灿烂的湘中文化,凝聚着淳朴而彪悍的湘中民风,更催生了曾国藩、刘锦棠、毛泽东、蔡和森、黄公略、陈赓、谭政、张天翼、贺国强、成思危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如何对这一根基深厚的文化传承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是摆在湘乡民俗分会会员们面前的最大命题。

  会上,石海平指出,会员们既要做民俗文化的挖掘者,更要做好传承者和宣传者。目前不少民俗已处于后继无人的窘迫状态,如梅桥的夜唢呐、于塘的高跷、壶天的火龙灯,以及烧宝塔、皮影戏、木脑壳戏等等,懂的人大多年老力衰,年轻人则只知道看热闹,希望民俗分会的会员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抢救性挖掘与保护这些民俗;同时,要谨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诸如“夜歌子” “赞土地”之类的,应在研究、传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高。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会员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路径,将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弘民风,扬正气。


来源:红网

作者:熊杜泉

编辑:王津 实习生 李凤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07/9993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