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杨鸿墓解说词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国才 编辑:胡冲 2016-11-14 16:17:48
时刻新闻
—分享—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市保单位杨鸿墓参观

  杨鸿墓位于常德市鼎城区黄土点镇(原沧山乡)凉水村龟形山,即207国道里程碑2342公里处西侧。

  墓地位高辽阔,是一处风水宝地,象征后裔子孙昌盛发达。杨氏宗谱中是这样描写的“水心公(杨鸿号名)坟山在前乡黄州区之上游,杨家咀对峙之龟山,为金霞山来龙漏出所结作,金霞本邑南名山,远望如一林春笋,满床牙笏尽一邑秀气所钟,而成从中路透漏真气,星辰平秀而长出,右抱福朝山,左环杨家咀,前临大坪堂局宽阔大溪,横抱如绕带,溪上列山如长城,远朝香炉高山为文笔,局势正大不偏不倚。水心公自辰远殉节后返葬於此,子孙附葬者累累相望,迄今三百年后裔绵引,进则博取科第,退则高隐山林,先世诗书之风宛然如旧也,固由忠义所留贻抑或此地之钟毓欤。墓前负碑之石龟旧传夜噬田禾为农夫锄伤,其首至今嘴存缺痕其形状犹勃勃生气云。”

  据《常德历代名人》《杨氏宗谱》记载:杨鸿(1587年---1648年)字子渐,号水心。明武陵(今常德)人自幼聪慧,五岁工对律,九岁善文词,文思敏捷,授笔立就。年十三,被督学周莲峰补选博士弟子,年十七,首次参加乡试,本来已经入围中试,但后来被落为副榜第十三名。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瞿汝说任湖广提学佥事,积极选拔优秀人才。四十年,杨鸿乡试以第七名的好成绩中举。天启二年(1622年)第进士,天启三年授浙东淳安县令。杨鸿发挥自己的才干,精心治理,理奸涤蠹,百废并兴,受到百姓称赞。五年调任安婺知县。正值宦官魏忠贤干政,制裁压抑湖广人士。杨鸿的同乡唐绍尧为高阳县令,居住该县的宦官冉世魁叔侄二人为争财相互仇杀,绍尧抄没他们的家资充当军饷。此事激怒魏忠贤诬陷绍尧,将其下狱长达三年。绍尧的亲戚朋友害怕受牵连,躲避唯恐不及,有的甚至改名易姓,更不要说给予援助。杨鸿很鄙视这些人,他出于正义之心,公然为唐绍尧募捐。他奔走于吴越之间,募集三万两银子秘密携进京交予绍尧之子为其父赎罪。唐绍尧为感恩特赠沧山龟形山一地给杨鸿。辽东经略熊廷弼被魏忠贤冤杀,一时同僚们以熊为讳,只有杨鸿独自亲往拘押地探视,并携酒对饮,往返谈笑自若。熊廷弼被杀后,湖广官绅没有人敢为他撰写祭奠文章,而杨鸿无所顾忌,奋臂濡毫直剌群奸,这种正气英绛,触怒了魏忠贤,被其编织的子虚乌有的罪名而免职归里。

  过了不久,杨鸿被左迁中州唐县县令。杨鸿视一官如敝屣,耻为五斗米折腰,上书辞官归田,但未被朝议认可。只是安慰性的任顺天教授,崇祯二年晋升枢密院。三年杨鸿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四年,监督武举考试。但被同僚牵累削除官籍放归故里。

  不久,杨鸿奉旨迢还,起补南京枢,并督操运。杨鸿目击时艰,痛心积弊,认为南京这一留都重地,必须从头整饬,多做实事,以备不虞。于是杨鸿与兵部尚书范景文同心整饬,多所规画,裁冗将、剔冗兵,扼守要害。严格操练,精练水战,修遗战舰,选军储粮都做得井井有条。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鸿晋广东岭南道,捕擒肇庆叛兵,驱散淡墟贼三千余党。全粤军纪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城士民自发献金,为杨鸿立生祠祝功。但这些成绩为奸庸所妒恨,隐没不报。这时杨鸿的侄儿身为朝庭辅臣的杨嗣昌为东林党人所打击,杨鸿本人也在排挤之中。十二年,进惠州海防副使,杨鸿坚决不受事,甚至对三次来虎门传达任命公文的人态度坚硬,表示违而不从,但仍被强制服从。任职仅六个月,铲除强暴,弄清欺诈,生擒澳贼柯殿、李六等。十三年晋升盐运使,负责一切通商惠民之事,每件事都办得有声有色。但是杨鸿再次被谗言所击倒,卸职归里。

  十五年,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队攻陷鼎澧,大湖南北成为戎马之场。杨鸿举家迁往西道。十六年重新被起用,补授岭西兵备道,未任。擢大理寺少卿,补刑部左侍郎。清兵入关后辅佐南明福王,升任礼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宰相)。清顺治五年(1648年)杨鸿与胞弟杨鹗前往湖南麻阳县乌罗土司募兵复明,行至麻阳县岩口洞,被土司所执不屈,与弟遇害于佛神山是夕寺,东土人感其忠,具礼殓葬之,并将是夕寺改名为“双烈寺”。

  该墓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杨鸿次子杨嗣秉从麻阳迁父柩回乡,安葬于此。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岁(1763年)杨鸿子孙重建墓碑,碑身为花刚岩,碑高2.2米,宽0.7米十分壮观。虽经二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仍保存完好,三百四十个碑文,一字不缺清晰可见。

  二00七年杨鸿墓被列入常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百多年来,墓碑有很多传说:负碑石龟,传说夜间偷吃农田稻谷,被一农民发现将其龟头铲下,现石龟无头,十年动乱期间,当地村民将石碑挖倒用来搭桥,石龟抛入港中。不久村里连续死了三个青年,这使人们惶恐万分。大家纷纷猜测是否动了那一古碑,顿时如梦初醒,马上筹钱出力,将石龟基碑搬回原处重新立起,从此村里社泰民安。村民们说这是一块神碑,以后要好好保护。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自觉成立了由八人组成的保护小组,并订立了村民保护公约,坚持常年护守。形成了爱文物、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杨鸿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其德也馨,其政也达,是杨氏后裔之楷模,深受子孙爱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杨国才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14/99735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