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申悦庐先生墓冢价值解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申少平 编辑:胡冲 2016-11-14 13:55:59
时刻新闻
—分享—

  2009年清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石门县人民以隆重的仪式把申悦庐先生的骨灰从长沙公墓接回了他热爱的家乡,安放于遍布他脚印的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申悦庐先生的墓冢坐落于十九峰山脉所属的夹山,它的正面是“猿抱子归”的青嶂岭,和“鸟衔花落”的碧岩泉,两眼山泉从五座石峰下汩汩流出汇成清澈的泉湖,犹如镶嵌在夹山上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这里气候湿润、万木竞绿、花香鸟语、环境清幽。

  墓冢设计为翻开的书形,上面刻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字样,象征他终身卷不离手的特质并明示了他的座右铭。四角大理石柱刻有他经典的石中校歌歌词:“十九峰兮苍苍,渫道澧兮汤汤;澧兰沅芷产此乡,秀峰天门启曙光;石中后起应自强,应运手脑辟大荒;挟九澧、汇洞庭、下长江,涓涓不息到海洋”!墓地四周立有与林伯渠、袁仁远、郑洞国等人书信刻碑,墓冢后的墓碑碑文引用了湖南大学国学大师杨遇夫先生对申悦庐的评价:“盖先生之学,以历史地理为宗主,而以宗教、哲学、政治、经济之学辅之,学之笃而思之深,故能有卓越之识绝异于人人是也”(注:仅摘录其中一段话)。整个墓冢透射出这是一位大文人的栖息地,给人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要予以一位教书先生如此高规格的礼遇?下面让我们揭开面纱。

  申悦庐,名前芳,号文龙,笔名行健,新关镇人。生于公元1884年(清光绪十年)农历9月21日,1970年1月20日卒于长沙湖南省文史馆,享年86岁。解放后,先生曾任石门县1——4届人大代表,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省政协第2、3届政协委员,省文史委研究馆员。

  先生少时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善于思考,好学刻苦,20岁考中了满清秀才。1913年至1917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留日期间,先生发愤读书,多次去听中山先生演讲,参加留学生进步组织的“乙卯学会”和“神州学会”(反袁组织),李大钊任评议长,先生任教育科主任兼干事长以及留日学生总会刊物《民彝杂志》编辑。由于工作关系、志向共同、且同属高屋建瓴之精英,与李大钊(中共早期创始人)、林伯渠(解放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初民(山西省副省长)、林励儒(教育部副部长)过往甚密,经常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高举反袁的大旗,鼓吹革命,对封建复辟作出了强力的抗争!可谓恰似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此期间,先生还在《民彝杂志》、《神州学报》发表了至今仍由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两篇力作,一篇是1915年发表于《民彝杂志》的反袁文章《历史上中国治乱之观察》;另一篇是1917年发表于《神州学报》针对有些国人崇洋惧外思想而写的文章《中华民族特性论》,里面有一句经典预言:“未来之中华民族,其前程浩浩,殆将有狮虎啸谷,百兽震恐之时”。这篇长达万言的政治论文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内报刊纷纷转载,上海、北京还以《国魂篇》命名印成单行本转发全国。

  1918年回国后,先生不去做官从政,而是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从此讲学南北,用自己对祖国的赤诚传道、授业、解惑以唤醒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振兴中华。后来干脆连北平的教授也不当了,回到穷山僻壤的偏远家乡石门县当了28年的中小学教师,就连那些精英朋友的聘请他都毫不动摇,这是为什么?别说旧社会留学生凤毛麟角,就连现在留学生俯拾即是也难有留学生能在县里当教师的。是他的一段话,让我们解开了这个谜,他说:“石门有历史记载不到二千年,面积占全国二千五百分之一,人口占全国一千四百分之一,在大地人群中属沧海一粟。但东鲁初建,地方不过百里,希腊城邦,人口不过30万,虽然如此,其成绩却遗留至今,构成东西两大文化,光芒照大地,为人群之明灯,这是为什么?答案是:事在人为。所以,我们生于这块土地,就不能忽视此地,不能虚度时光,要以东鲁之大,雅典之众为榜样,如果我们不为生我养我的家乡有所贡献岂能安心?”(注:以上为译文,原文见《行健室文存》178页)。这一段话,是他热爱家乡的深情表露,更是他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以及对人类做贡献的根本原因!原来,他回来是要把自己渊博的知识传授于家乡人,是要唤醒穷乡僻壤的土地,是要改变家乡的精神面貌,是要乡亲摆脱穷苦落后的生活状况……

  那么他回来后到底做了哪些事?经过整理,有几件对石门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值得一述:

  一、开办学校教书育人:

  开办学校,与外面的世界接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到传统的儒家教学中,引入欧美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内容,吸取了进步教育主张和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现代科学的教育体系。如:制定校训:“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兼修”(特别想说明的是,在三十年代就提出接近于今日所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有卓越之识绝异于人人如是也”);谱写校歌:“……石中后起应自强,应运手脑辟大荒;挟九澧、汇洞庭、下长江,涓涓不息到海洋”;统一服装(校服均为粗布自染);引进人才;拟定教学大纲;制定学生课堂管理守则;还特别增开了“乡土地理”课程以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开发家乡……

  特别要说的是,先生教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教育思想之灵魂。他对学生的教诲首先就是要做一个爱国的人。爱祖国就是要建设祖国,抵御外侮,为此学生就必须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而面对日寇入侵,他拿起自己的武器,写文章、发表演讲、组织全校师生编演节目宣传抗日,他分析中华民族的特性,把握住历史的脉搏,及时精准的判断:“战必持久,抗战必胜”!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与日军即将遭遇时,他发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誓言,掷地有声!表现出文天祥般的士大夫高贵气节!

  当时的石门中学,学风纯正,校纪严明,人才辈出,例如抗日将领郑洞国,军政界、教育界知名人士沈克家、苏清卓、伍家宥、肖伯亨、冉世冠等都出自该校或都是先生的学生。

  一九四三年石门教育界为先生的六十寿辰送上“经师人师”四个大字,这是对先生崇高而公正的评价。

  由此可以说,先生是故乡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是他开启了家乡近代教育的理论,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

  二、 编写《石门县志》

  先生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人民,他的足迹遍布于故乡的山山水水,数十年如一日测量水文地理,长期义务专修《石门县志》,从1939年开始,历经11年终于于1950年完成了这部力作。《石门县志》包括九卷,它们是《石门县大事年表》、《石门县山水志》、《石门县沿革志》、《石门县气候志》、《石门县户口志》、《石门县氏族志》、《石门地理志》、《石门县地质志》、《石门吏治志》。九卷中,除《石门县地质志》、《石门吏治志》是请专家编写以外,其余七卷均为先生亲手写成。

  这套县志具有体例新颖、资料丰富、考证精确、科学性强等特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石门县的全貌,填补了家乡多项空白,纠正了原先一些错误。

  完成一部县志决非简单易事,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没有资金、又是义务行为、并正值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兵荒马乱炮火连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热爱,没有一点精神,没有“安在其不能为人群有所贡献耶?”的指导思想是做不到的,可谓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初心不改!

  《石门县志》,是先生呈现给家乡最有价值最珍贵的礼物,它可为各级领导和领导机关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对县里在决策兴建水利工程,国家修建皂市大坝等项目时),为后人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提供依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目前原著珍藏于湖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将《石门县志》制作成缩微文献珍藏于该馆古籍馆。

  由此可以说,先生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发表《关于大顺军领袖李自成被害问题的存疑》力作

  夹山寺,之前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寺庙,先生的一篇文章,使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6年,先生根据他的史学知识、地理知识,以及对李自成问题的研究和严谨的实地考察(足迹遍布了夹山的山山水水),撰写了一篇对李自成归宿研究有突破性的文献《关于大顺军领袖李自成被害问题的存疑》,提出了著名的“李自成死于夹山说”,引起史学界轰动,因为当时“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说”基本已成定论,并且得到郭沫若的认可。但先生一生只追求真理,从不趋炎附势,他旁征博引,去伪存真,大胆推论,慎密求证,拨开迷雾,使李自成归宿问题的历史天平正向“夹山说”倾斜,并由此引来了夹山文化的开发和发扬。现在的夹山,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为石门的财政创造收益,也提高了石门在全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由此可以说,先生开启了石门李自成研究,提高了石门夹山在全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综上所述,申悦庐对家乡的突出贡献是:开启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开启了石门李自成研究。提高了石门夹山在全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留下一部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科学决策所能提供重要依据的著作!

  因此,冠以“申悦庐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诗人,他一生德隆卓识,博学多才,深谙教育,尚真求实,光明磊落,高风亮节,他志高存远,学贯中西,他一贯提倡热爱祖国文化,反对外族侵略。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我县的教育、文化史志事业、建设、发展、李自成归宿研究、提高石门夹山在全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名副其实!

  这就是给予申悦庐先生如此高规格礼遇的原因。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申少平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14/99745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