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城位于常德诗墙公园上南门与大西门之间古城堤上,西南临沅江,是常德著名历史文化景点,2011年被列入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
笔架城曾多次修缮,有史可查有八次之多。最近一次是2007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将修葺更新笔架城列为市区文化名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拨出专款,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复其旧貌,增添新景。经过两年精心施工,一座融常德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具观赏价值的新笔架城精彩呈现,旧貌换新颜。
首先介绍的是笔架城牌坊,临沅安路而建,建在沅江防洪大堤上。牌坊古色古香,“笔架城”三个字由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霍松林先生提字,字体古朴厚重、行楷兼具,周围配以龙凤图案,更显大气、庄严。
走过牌坊,沿阶而下,来到了笔架城观景台。首入眼帘是魁星点斗铜质塑像。传说魁星是文运之神,乃天上文曲星下凡。它单足立于鳌头之上,另一脚翘起,一手执笔,一手捧斗,寓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魁星点斗”的铜质雕像和香炉也堪称改造后的笔架城之一大亮点,引得无数学子前来朝瞻,以寄望:学业有成中天日,锦绣前程快马驰!
魁星点斗塑像后面,就是笔架城的标志性建筑五垛笔架。笔架城因其状如笔架而得名,由并列的似三角形五个城垛构成,中间一垛最高,为3.75米,两侧稍低,为2.75米,再两侧又低,为2.35米。壁厚0.37米,底部总长为9.06米,皆为青砖砌筑。这种特殊形态的城墙,自古以来,在全国独一无二,可谓无与伦比。
笔架城究竟始建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根据史料推断,笔架城应建于1535年至1766年之间,也有专家推断笔架城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也有学者认为是明末宰辅杨嗣昌重修常德城时所建。现保留的一块明砖上刻有“杨相公重建鼎城,上不费国,下不病民,三年告成,士民感恩。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造完敬勒”。据传,杨嗣昌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从沅江江面上攻城,修建了笔架城,这样既可瞭指挥,又可护身。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是这样的:笔架五垛墙,能把箭来挡;几人可护身,可藏一头羊(杨)。看来笔架城又是一座军事建筑。
关于笔架城的形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一日来到常德,刚到府衙准备休息,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沅江波涛汹涌,一刹时天昏地暗,居民们极度恐慌。乾隆皇帝忙遣待从察看了解情况。不一会儿,待从回来禀报:“有四海龙王前来朝拜,向圣上请安来了。”乾隆即刻来到江边城堤上,用朱笔写了六个大字:“四海龙王免礼。”顿时沅江风平浪静,四海龙王各自离去,乾隆将朱笔朝城垛上一搁便打道回府,搁朱笔的地方后来就形成了笔架。从此,笔架城的美名便传开了。
不管建于何时,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笔架城为常德府儒学的标志性建筑,自古就是文运昌盛的象征。实际上,它原本并不是作为“笔架城”来建造的,而是明代常德府儒学(今为常德市育英小学)围墙临江一面的墙垣,因其东西两端皆系连着常德城,为了以示区别,所以特地筑成了格外凸出并高于常德城的弧形墙垣,而其上的五个垛子当是用来固定“常德府儒学”招牌的支架。后来之所以被唤作“笔架城”,那是因为朝代更替,年久匾毁,剩下的五个垛子状如笔架,而且又是与城墙连在一起的,所以,便被后人称之为“笔架城”了。
笔架城东西两侧镶嵌了五幅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读书故事浮雕,分别是断齑划粥(讲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在常德安乡读书时,生活清苦,每天将不多的大米煮成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的故事。)凿壁借光(讲述西汉宰相匡衡年少因为家贫,难进学堂,没钱买灯油,晚上就在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刻苦学习的故事。)悬梁苦读(讲述东汉著名政治家孙敬年少时勤奋好学,怕影响学习,将头发悬于梁上,夜里犯困低头就痛醒自己,继续学习的故事。)囊萤夜读(讲述晋代车胤幼时勤奋好学,由于家境贫寒,经常无灯油照明,夏夜便用白绢制成口袋,装上几十只萤火虫,照书苦读的故事。)引锥刺股(讲述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后,发愤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铁锥子刺激大腿来提神的故事。)浮雕旁新增了常德籍状元、进士及当代院士名录榜。这些故事浮雕和名录榜,使人们了解古今学有所成者求知经历之艰辛,也彰显俊彦,激励后学。更使人们看到常德学风代传不绝,湖湘文化传承不断,人才辈出经久不息。
观景台两侧增添了10幅反映常德民风民俗的石雕,如沅水纤夫、崔婆井、常德擂茶等,石雕栩栩如生,创意新颖,乡情浓浓,突显了地方文化特色,让人仿佛走入了展示地方文化的殿堂。
一座名胜古迹,能存世于今,必有其理,也必有其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笔架城也不例外,它历尽沧桑,一路颠簸走来,见证了众多英才为国为民奋斗之壮举。下面就为大家讲一讲笔架城与宋教仁、余程万等历史名人的传说故事。
据记载,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宋教仁先生住过常德大西门,当时下榻“五省客栈”沿江临笔架城。1904年10月初,宋教仁在笔架城举行的会党集会上被推为龙头,准备起义。大家议定,起义时会众扮作朝五雷山的香客,到笔架城边的文庙集合,听候指挥。11月5日,为筹备经费,宋教仁亲自到长沙,发现起义事泄,遭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看来这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还是比较麻烦的。是年底,宋教仁经武汉、上海登轮潜赴日本,迫走东洋。宋教仁是常德桃源人,号桃源渔父,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笔架城不远的地方专门修建了“渔父阁”。
然而,很多人不曾知晓,这样一处临江文物景点,曾经却影响了一位中将师长和一座城市的命运。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在师长余程万的率领下,誓死守卫常德城,顽强地阻击水、陆进犯的日军。敌我军力悬殊,援军受阻,8000虎贲将士伤亡殆尽之时,12月3日凌晨,余程万在笔架城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后柴意新团长等人继续驻守常德城,余程万率部突围寻找援军,当晚从笔架城悬梯而下,用五条小木筏渡过了沅江,当天上午8点左右常德沦陷。后来余程万在德山与援军会合,率军收复常德。然而重庆当局认为余程万弃城没有执行军令,将其抓起欲问罪重罚,常德各界和社会名流联名上书力保余程万,最后余程万还是被判处两年徒刑。笔架城在炮火硝烟中不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还见证了虎贲将士的英勇,见证了日军的罪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时空的演绎,岁月的沧桑,笔架城倔强的坚挺,笔架城应该还可以当作战争遗存。震惊中外的常德会战一度将美丽常德古城变成废墟,战争虽然带来巨大创伤,但战争遗留下来的遗存,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恢复和重建这些战争遗存,一方面可以保存城市记忆,另一方面,对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战争遗存为地域文化建设,打造地方旅游景点提供了难得的素材。看来,笔架城的价值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传说也罢,事实也罢,但笔架城作为一座名胜古迹(古建筑)到底保存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作为善卷故里的常德,建城两千余年,素称文物之邦。常德在古代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笔架城坐落的中国常德诗墙是常德城市文化建设的最亮点,一座诗、书、画、刻艺术精品的露天博物馆,以“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享誉全国。笔架城附近,诗墙依托的防洪大堤还建造了4座古典式楼阁:象征常德历史悠久的武陵阁、纪念战国春申君的春申阁、纪念诗人刘禹锡的排云阁、纪念宋教仁的渔父阁,它们与笔架城为邻,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文化,置身笔架城,品味笔架城的古往今来,体验独特的沅江风光和人文魅力,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在这里交融,人情物景,天人合一,你能感受到传统的厚重,也能领略到现实的清新,不经意间,你也将变成一方秀丽雅致的风景。
(常德博物馆 皮云丰)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皮云丰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