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十大民生实事今如何?一湖碧水绕城来

来源:红网 作者:谢凌 编辑:刘惟烜 2016-11-15 10:39:59
时刻新闻
—分享—

时至冬季,千亩湖公园依然柳绿葱茏。

  红网岳阳分站11月15日讯(分站记者 谢凌)水是一座城市的命脉。衡量环境的好坏,水质成为一项硬指标。

  11月12日,虽已时至冬季,但千亩湖公园依然柳绿葱茏,碧波中漾起层层涟漪,湖南岳阳市民三三两两或落亭而坐,或凭栏低语。举目远望,蓝天白云相映,鱼游碧波清流,一幅优美画卷渐入眼帘。

  “城在水中、人在景中,相得益彰、怡然自得。”市民杨磊带着家人畅游一番后赞叹不已。而经常来这里锻炼的刘爹则有更深的体会:“清爽的湖水碧绿的岸,看着心情就舒畅。”

  如今,不论是闲暇时去南湖感受湖光山色,还是驱车从玉带般的环城水系王家河边驶过,不经意间,岳阳市民的生活越来越与水亲近,城市的风景越来越润泽秀美。

  曾经,随着南湖周边人口的迅速聚集,外源性污染源大幅增加,致使局部水域严重污染,南湖水体发生急剧变化,水质下降。这颗代表着城区的“璀璨明珠”让市民们揪心,更让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把保护好南湖水环境大力提升水质作为重中之重,提上了议事日程。

  怎样让城区水活水清水美,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近年来,岳阳市先后成立了南湖水污染综合防治“13118工程”领导小组、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岳阳市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大江大湖保护工程,推进王家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区水系“四湖两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明确具体提出要落实排水专项规划,加大城市排水管网维护管理和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力度,加快实现雨污分流;全流域进行生猪、水产、家禽全面禁养,推广生态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常态化打捞保洁机制、常态化巡湖预警机制,科学投放生物制剂,提高南湖污染自净能力等标本兼治方案。

  目前,岳阳市各部门紧紧围绕“截污、禁养、清淤、管理”八字方针,基本完成了环南湖截污管网建设,截流了南湖周边90%以上的排污口;封堵环南湖非法直排口25处,对环南湖21处排污口实施GPS定位,精密监控;着力整治环湖餐饮业,取缔环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环湖1公里范围生猪禁养;开展生物治理,成为全国开放性湖泊治理成功典范;顺利推进“五湖一河”沿岸垃圾清理,建成王家河风光带;规划9座跨河桥梁,拉通连接南湖、王家河、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等河湖水系。

  通过环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南湖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标准,部分区域达到Ⅲ类,正朝着恢复Ⅲ类水质目标迈进……王家河也由昔日“龙须沟”蜕变为今日“玉腰带”,成为全新的“生态景观休闲走廊和历史文化记忆长廊”。

  眼下,漫步城区各河边公园,周边花树错落,景观玲珑有致,跳舞、健身、休闲的市民随处可见。置身于风景秀丽的碧水绿岸,植物的多样性与景观的多层次把城区绘就成一幅色彩清新的立体画,串起一条生态景观长廊。“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已逐渐成为岳阳“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最亮名片。

来源:红网

作者:谢凌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15/99716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