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福区市政局:2016年提质改造以更人性化为落脚点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编辑:陈佳婕 2016-11-17 15:05:34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造前的银星路,路面破损严重,车辆乱停乱放,下水井盖凹凸不平。

改造后的银星路车辆行驶有序,街面美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长沙报道

  营盘路、东风路、芙蓉中路提质改造,中青路西半幅道路大中修,长沙市开福区背街小巷的提质、福元东路长大附中人行天桥建设、支路微循环改造……临近年底正是各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期,截至11月初,2016年由开福区市政局负责实施的20多个项目已有一半完成了竣工验收。

  提质改造以更人性化为落脚点

  “改造前,这人行道上到处停着车,电线也像蜘蛛网,垃圾随处可见。”家住陈家湖社区的居民刘女士指着家门口的银星路告诉记者:“现在改造后你看,整齐洁净,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可算舒心了!”

  2016年,银星路作为背街小巷之一进行综合整治提质,对道路进行拓宽,对低洼处进行找平,对路面整体进行罩面,对304米侧石进行了更换,对交通标线进行局部优化,人行道部分主要是在原人行道基础上加铺福建青麻石板并采用烧结砖进行隔断的组合形式。

  不仅银星路,在2016年的提质改造过程中,开福区市政还对营盘路存在翻浆、沉塌、网裂等病害基础进行了换填处理,对路面整体进行罩面,对5000米侧平石进行了翻新、改窄,对交通标线进行局部优化,将全线360座老旧式井盖更换为自调试防沉降井座井盖,对全线2500米排水管道淤塞严重部位进行疏浚清淤。“提质改造后的营盘路更人性化了。”开福区市政局工程技术科科长冯倩介绍:“不仅在道路上增设了矮脚隔离护栏,还全线增设了一条自行车专用车道,使路权更加清晰,自行车行驶更加安全、顺畅。”

改造前的营盘路。

改造后的营盘路。

  今年道路改造与以往有很多不同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市政道路改造特色突出,亮点纷呈。

  如,在基础处理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修补方式,采用ATB-30沥青黑碎代替混凝土基础料。冯倩介绍:“使用混凝土基础料养护周期至少需7天,而使用ATB-30沥青黑碎料只需压实后1小时就可以开放交通。”

  如,路面摊铺材料由原来的重交沥青砼改为SMA-13玄武岩改性沥青砼,优点在于熔点高、降噪、防滑、反光率小、抗车辙能力高、车行舒适、感观度好等。

  如,排水将传统井座井盖更换为自调式防沉降井座井盖。除了有防盗、防异响、安全舒适外,最大优势就是缩短了维护更换时间。这点让冯倩很是感慨:“原来维修、更换时间需要1周,而现在缩短为1小时内完成,我们工程作业终于实现了‘快进快出’。”

  如,将道路平石由原来的40厘米宽改为现在的12厘米宽,解决了原平石太宽易受车辆碾压损毁的现象,有效地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和维护压力。

  如,优化非机动车道。针对东风路德雅路以南西侧非机动车道进行改造,将原来2.5米宽单一非机动车道通过加宽改造为3.5米的机非混行道,解决了原东风路德雅路以北为双向6车道、以南为双向4车道而形成的交通瓶颈,缓解该路口拥堵现状。

  如,设立自行车专用车道,主要是在人口密集的体育馆路、营盘路两厢人行道上设立自行车绿道。

  如,利用道路两厢的空坪隙地,将其硬化改造成沥青停车位,使外围空坪隙地更加整洁、统一,车辆停放更加规范、有序,也解决了部分市民停车难的问题。

  如,对交通标识、标线进行局部优化,在充分征求市交警支队、区交警大队的意见后,对主要交通路口侯车道进行了优化,比如在另半幅道路无车辆直行时,借用另半幅道路一个车道作为左转弯车道,在交通高峰期采用“借道左转”的方式提升交叉路口的通行力,加快车辆的通行速度。同时将部分公交站改造为“港湾式”公交站,通过改造使公交车能顺利进入港湾进行停靠,乘客上下车更加安全、便捷,同时使主路增加一个车行通道,提升了主路的通行能力。

  如,为避免对主、次干道的交通带来大的影响,所有施工均在夜间进行,主要是利用白天做好施工前准备,正式施工从晚上11点开始,至第二天凌晨5点结束,在第二天早高峰来临之前,全面放开交通,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同时为确保施工不扰民,路面摊铺时采用低噪音的摊铺设备,并严格管理沥青料运输车队,禁止鸣笛和高速行驶。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17/9964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