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垃圾包围“北津城遗址”》后续 古城墙上住着很多人

来源:红网 作者:吴和健 编辑:康晓乔 2016-12-05 10:14:54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江西岸三汊矶大桥南端,一条隆起的绿化带蜿蜒而行,这段绿化带便是北津城遗址。图/记者辜鹏博

  相关链接垃圾包围长沙河西三汊矶“北津城遗址”

  潇湘晨报记者 吴和健 长沙报道

  日前,有读者爆料称,在寻觅长沙城的文化遗址时,意外发现西汉时期的“北津城遗址”竟然无处可寻,除了一块石碑,现场还被拆迁砖土和垃圾包围,“土筑城墙”根本就无处辨识(详见本报2016年11月29日A05版)。之后,当地街道对石碑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

  从空中俯瞰,在湘江西岸三汊矶大桥南端,一条隆起的绿化带向西南蜿蜒1700余米,将一片约50万平方米的土地包围在湘江河畔。这段绿化带就是西汉时期夯土修筑的戌城城墙,1983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即北津城遗址。按照规定,城墙内外30米均为文物保护区域。11月30日,记者发现,保护区域早已被建筑和居民开荒的菜园占据。几十年来,遗址的保护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现状保护区内有四个居民组

  30日上午,记者沿城墙由南往北走访发现,沿途地势起伏不平,长满了树木和茅草。尤其是靠近南段城墙内外,修建了很多住房或厂棚。随行的岳麓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这里在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前,当地村民和企业就在上面搞建设生产,导致“保护起来难度太大”。

  “整个城墙上面其实都住了人。”观沙岭街道文保专干苏志成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古城墙包围的近50万平方米范围内,目前居住着岳麓区岳华村、土城社区、三汊矶社区的大量村(居)民和湘岳化工厂等企业的工人。即便按照“保护范围:古城垣内外各30米”的区域,上面也有4个居民组,约1300余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这样,城墙早就是生产生活用地了。”苏志成说,这种状况也是该处文物保护始终处于尴尬境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前只晓得是个土坡。”当地居民龙爹爹表示,“搞集体”时这堵土城墙就是生产用地,后来包产到户后,附近的村民几乎家家有份。后来立碑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段“土坡”是西汉时期的古城墙。“我们也知道要保护,但我们同样要生活。”龙爹爹说,他希望这个“土坡”被征收。

  保护每月至少巡查一次

  “严格说来,这些房子和住户都要搬离。”苏志成表示,土城墙沿线有1千多户居民,如果要动迁,不仅成本巨大,土城墙本身的保护及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考虑到历史和现实因素,街道除对遗址进行定期清理外,只能采取一些保守性措施。“比如不再审批当地居民在墙体周边建设,严禁在墙体上面取土或砍伐等。”苏志成说,到底该如何保护,还需更多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北津城遗址”内的国有建设用地已进行了征收拆迁,但暂时还未涉及到集体土地。古城墙北段的一块遗址石碑,上面已长满苔藓,字迹也模糊不清。与之相邻的是村民搭建的临时过渡房、菜地甚至渔塘。

  30日上午,岳麓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表示,村民在墙体附近搭棚种菜的现象并不少见,从村民的生活需求考虑,想要杜绝也不现实。该负责人称,“北津城遗址”的保护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既然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每月至少会巡查一次,以免出现后续破坏。

来源:红网

作者:吴和健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2/05/99084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