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菖蒲塘村“科技+勤劳”铺就致富路

来源:红网 作者:傅海清 编辑:李慧 2016-12-09 16:40:4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凤凰县分站12月9日讯(分站记者 傅海清)12月7日,记者从凤凰县廖家桥镇获悉,经过多年实践,菖蒲塘村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和营销能手众多,坚持按照“科技+勤劳”发展生产模式,铺就致富道路。目前,全村共有省级科技示范户2户、州级科技示范户1户、县级科技示范户10户,中级农技师21人、初级农技师48人。

  菖蒲塘村村支部书记王安全种植猕猴桃、柚子12亩,有一个引种试种母本园,是省级科技示范户,负责全村新品种引种、试种、推广服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教授”。

  在廖家桥镇党委、政府的建议下,菖蒲塘村成立以王安全、王邦忠和丁青青为代表的村级产业发展指导小组,负责指导本村产业发展,也肩负起廖家桥镇及周边乡镇产业发展指导工作。在菖蒲塘村的示范引领下,周边的铁桥、长坳、申坨、林寨、马龙等村积极跟进,共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菖蒲塘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特色水果面积6700多亩,让游客入园观光、入园品尝、入园采摘,增强体验游的参与感和融入感。

  水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菖蒲塘村诞生一批技术高超的嫁接“农技师”。其中,“女子嫁接队”更让该村妇女脱颖而出。丰富的苗木嫁接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成为“女子嫁接队”走出去的名片。三年来,“女子嫁接队”由原来的16人发展成现在的112人,凭借高超的苗木嫁接技艺,“女子嫁接队”常年奔忙于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年创收210万元。当中许多人依靠嫁接的盈利实现了自主脱贫,更让当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

  好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确保了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也使菖蒲塘村一大批贫困户率先摘掉了“穷帽”。“女子嫁接队”中的贫困户雷志萍是依靠技术发展脱贫的典型,她随着“女子嫁接队”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各省学习和传播水果嫁接技术,每年均有半年时间在外进行嫁接,嫁接收入达4万元,早已实现脱贫致富。

  据了解,廖家桥镇还将菖蒲塘村率先脱贫致富的经验和做法汇编成册,下发到其他各村,激励一片,共同奔赴脱贫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傅海清

编辑:李慧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2/09/9891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