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一些平凡的集体和个人,他们战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忠诚、为民、崇法、担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湖南司法行政人”。为大力挖掘、宣传第七届湖南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忠实践行湖南司法行政精神方面的事迹,省司法厅联合红网推出【湖南司法行政“双先”】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湖南省司法行政工作的显著成效和良好形象。
时刻新闻记者 叶琴 通讯员 龚钰婷 常德报道
一栋老旧大楼的二楼,一道锈迹斑驳的铁门将走廊尽头的三个办公室隔起来。铁门旁边挂着一块金色牌匾,上面写着“汉寿县龙阳司法所”。这便是熊友权工作的地方。
在熊友权的带领下龙阳司法所,年年被汉寿县司法局以及龙阳镇评为目标管理红旗单位;2009年被湖南省司法厅评为“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专项活动先进集体。2013年被湖南省司法厅授予“规范化司法所”称号。
平凡岗位 不平凡作为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点平凡的事。”熊友权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他口中平凡的岗位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默默奉献。20年,他的足迹已遍布全辖区,闭着眼都能找到每村每组。
今年大年初六,全国人民还处在欢度春节的喜悦之中。熊友权的电话响了,“熊所长,我们这里喝喜酒喝死人了,你赶紧过来!”来不及细问,熊友权跟妻子说了声就赶往事故现场。
死者李某年仅40岁,是过来喝朋友黄某女儿的生日喜酒。饮酒过后与几个朋友一起玩纸牌,期间去上厕所,后倒在厕所没有醒来。医院诊断为饮酒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熊友权立即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商讨事故处理协调事宜,结果因死者亲属诉求过高宣告失败。
第二天一早,熊友权一边走访群众,一边与死者亲属个别座谈,通过苦口婆心的劝说、调解,结合法律法规知识讲解。最终,以一次性补偿死者亲属16万元达成协议。其中,黄某作为喜酒举办人承担大部分,同桌陪酒的4位朋友,因为有劝酒行为,也承担部分责任。
“才40岁,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啊!办酒的人家和劝酒的要承担部分责任,但都是农村的,多的拿不出,这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熊友权惋惜道。
近三年,熊友权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590多件,成功率达98%,为基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熊友权却谦虚地说:“这么多年,我们的调解案件并不能做到100%成功。但通过调解,把矛盾纠纷缩小在可控制的范围,极力引导当事人走正当的法律程序,由司法所提供全面的法律援助服务。”
当问到调解工作经验技巧时,“跟公安机关办案差不多。”熊友权笑着说,“首先了解纠纷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走访、组织调查,核实具体细节,还要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讲解,像涉及民事赔偿的,要讲解侵权责任法。最后提出和解的具体建议。”
舍小家 为大家
早年当过兵的熊友权,一直从严要求自己。单位考勤簿里每年都有他全勤的记录。所在辖区内有接近10万居民,但司法所所有工作人员只有3名。业务工作千头万绪:有纠纷时要调解,有刑满释放的人员要接收、要帮教,有普法活动时,要组织要开展……“我平时晚上总要加班,周末也经常要过来加班。我老婆不理解,还要给她做思想工作。”熊友权叹气说道。
“熊所长的老婆不容易咧!”熊友权同事感慨。2014年,龙阳司法所辖区内发生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纠集60多人,形成对峙局面。熊友权着手现场稳控时,接到电话,说他儿子突然呕吐不止、晕倒,正送往医院抢救。
一边是在医院抢救的孩子,一边是一触即发的局面。熊友权认为,儿子的病有医院抢救,自己使不上力。而眼前态势一旦失去稳控与调解,会增加以后的调处难度,甚至演变为流血事件。他电话简单交代家人后,便毅然投入稳控与调解之中。
后来熊友权的儿子被诊断为脑部有肿瘤,在长沙实施手术。期间,熊友权也没有时间全程照顾,依然奔波在司法行政工作上。平时家中的大小事宜,也全靠妻子一手打理。
白天忙着调解处理纠纷,到晚上才有时间写材料,整理卷宗。周末原本可以陪伴家人,指不定请求调解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或者,周末还要慰问矫正人员等。留给家人的时间所剩无几。
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群众眼里,都是他各处忙碌的身影。但亲人眼里,更多的却是他的背影。
正因为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熊友权连续13年被评为全市、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先后九次被县委、县政府分别记三等功、嘉奖。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作为特殊管控对象,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2011年,汉寿县开始展开社区矫正工作。对待社区矫正对象,熊友权坚持以情感之,以礼服之,以法劝之。不断探索工作有效方法和途径,管理教育工作显成效。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因贩毒、吸毒被判刑,由于染上艾滋病,被判监外执行。回到村里,乡亲邻居见到他纷纷躲避,李某万念俱灰。
熊友权见状,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与李某谈心,进行思想教育,开导他要正确对待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另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护措施宣传,向群众讲解艾滋病有关知识,让群众消除心理恐慌,正确看待艾滋病人。最后,大家接纳了李某。
为了帮助李某克服生活上的困难,熊友权每星期不止一次上门看望。主动掏钱为他买油买米、买生活用品,并代其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最低保障金。最终,李某生活走上正轨,逢人便说:“是熊所长挽救了我。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施行。自此,以前由公安部门管理的管制、缓刑、假释人员,划归到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称之为“社区矫正人员”。
“虽然我们的事情比以前增多了,但是矫正人员交给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管,我觉得比交给公安机关成效更好。”熊友权解释说:司法行政部门本身兼有普法、调解、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能,在做普法、人民调解工作中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与老百姓形成了一种亦亲亦友的关系。而社区矫正人员适应社会生活,主要依靠亲人朋友的感化带动作用。通过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生活、心理情况,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可以立即作出相应对策。”
对于即将出台的《社区矫正法》,熊友权充满期待。他认为,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具有强制性。目前,司法所在管理社区矫正这方面,行使着以前归属公安的职能,他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公安一样拥有真正的执法权。
近二十年如一日,一直默默为司法行政工作发光发热。他的努力与成绩,让他2011年被市政法委授予常德“模范司法行政工作者”的称号,2012年被市司法局授予“常德市司法行政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被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司法所长”并记二等功一次,2014年被评为“常德市最美司法人”,2015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称号。
来源:红网
作者:叶琴 龚钰婷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