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2月1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沈颢 通讯员 黄军山)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教育督导办于11月组织督查组对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进行了招生办学行为专项督导。12月13日,长沙市教育局通报了督导情况,不少名校“榜上有名”。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中小学校“择校”等问题较为突出。
督查中发现:长沙外国语学校初一有一个班达56人;宁乡县在自查中发现玉潭实验小学南校区新建尚未完工,过渡校区因教室太小临时安排13名学生在北校区就读,导致北校区一年级出现“大班额”;浏阳市在自查中发现19所农村初中和小学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存在“大班额”现象。部分高中起始年级有个别超过60人的班级,其中省地质中学高一最大班额达73人。
根据规定,公办学校一律不择校。督查中发现: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有未取得该校学籍的借读学生多名;民办学校师大二附中高一年级有未取得该校学籍的借读学生多名;长沙市一中雨花新华都学校为服务长沙市一中足球队,没有通过特长生正常途径,招收了34名初一新生,未取得长沙市学籍。
义务教育阶段要严格平行分班,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重点班”。督查中发现:广益实验中学初一年级初一4个艺体班,期中考试班级平均分明显高于年级平均分;中南大学一附中初一154班,期中考试班级平均分明显高于年级平均分;周南实验中学初三年级本学期之初新组建1415班,共51名学生,其中47名学生来自1401班到1410班每班前10名以内的学生,1415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年级平均分。
通报称,对上述违反招生办学行为的学校在全市通报批评,责令学校写出深刻检查,并于12月26日前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上报市教育督导办。对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由市教育局约谈相关学校校长和主管副校长;对区教育局所属学校,由区教育局约谈相关学校的校长和主管副校长。
来源:红网
作者:沈颢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