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萃维所获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游克源所获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红网炎陵县分站12月21日讯(分站记者 彭新平 通讯员 刘青崧)12月18日,湖南省炎陵县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部分志愿者来到垄溪乡看望、采访老红军谭萃维和抗美援朝老战士游克源。
谭萃维,1918年11月出生于垄溪泥湖(今秋田村),1932年加入当地共产儿童团,1933年参加游击队。1934年,跟随红独立四团去郴州时,因脚受伤,与队伍失去联系后回乡。1984年开始享受民政部门给予的失散老红军待遇。据谭萃维的儿子谭海清介绍,谭萃维的父亲谭丰林当年也参加了红军赤卫队,1931年,赤卫队与红七军跟当地反动武装组织“挨户团”发生激战,红军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但是谭丰林却壮烈牺牲了(1983年,国家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因当年兵荒马乱,条件艰苦,谭丰林与其他两个战士牺牲后,连棺木也没有,只能用席子裹着一起葬在山脚下的田塍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段两代人当红军的好传统,谭萃维的孙子在2004年也参军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接过了祖辈手中的枪,为了保家卫国而继续战斗和奉献。
游克源,1932年正月出生于醴陵县富里乡,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入15军45师135团2营6连2排6班任副班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他与当时的班长黄继光并肩战斗,目睹了黄继光英勇牺牲的全过程,并在黄继光的鼓舞下和战友一起全歼了597.9高地上的守敌,而他自己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1954年,游克源随部队回国,1957年复员回乡,1963年,因老家修建水库,举家移民至酃县(今炎陵县)垄溪乡坂溪村。
在两位老战士家里,文艺志愿者与老战士及其家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日常起居,祝他们健康长寿、合家幸福。
在采访过程中,志愿者也为老战士们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所深深打动。谭萃维一家三代从军,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拼杀奋斗、无怨无悔,却从来没有向政府和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讨过任何待遇。游克源在与志愿者交谈时,一直在感激共产党的恩情,多次说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却不太愿意提及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是啊,他们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却很少顾及自己,他们这种舍己为国、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无尽源泉和动力。
据炎陵县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炎陵县现有健在的在乡失散老红军2人,在乡抗美援朝老军人30余人。炎陵县文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志愿者对这些老红军和抗美援朝老战士逐一进行采访,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永垂后世、激励后人。
来源:红网
作者:彭新平 刘青崧
编辑:曾小颖 实习编辑 唐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