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郴州分站12月29日讯(郴州日报通讯员 李梦湖 吕兆伟)2016年初,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新鲜出炉了众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工程“菜单”。年关将至,“民生大餐”烹制的如何?近日,笔者从苏仙区获悉,2016年,该区计划投资19.12亿元用以民生工程建设,截至11月底,民生项目整体进度约为97.29%,预计年底所有项目可顺利完成。
培优就业环境,新增就业人数14779人
今年,苏仙区举办了15场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新增就业14779人。同时,该区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1200万,设立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针对就业困难户展开就业援助;发放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社保、公益性岗位、公共就业以及职业培训专项补贴,帮助残疾人员、军队退役人员、“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近2000人实现再就业。
该区还将原区委大楼打造成省级一流的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培育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引进企业60余家;通过“双十资助工程”,公开评选择优资助10家优秀初创企业、10家个体工商户,给予3-15万元的一次性项目资助资金;组织实施初创企业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发放工作奖励扶持资金。截至目前,该区城镇登记失业率3.52%,就业创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提升人居环境,3亿“大手笔”促城乡统一
苏仙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改造市政设施和环卫设施。今年,该区采取财政投入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投入280万元,改造1处公厕、2处垃圾站。由广州军区后勤部建设的中山北街公厕垃圾站、王仙岭御景花园建设的王仙岭广场公厕、碧桂园建设的滨河路公厕垃圾站已顺利完工。
为解决垃圾围村问题,该区从2015年开始,累计投入5110万元进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项目建设。截至11月底,完成栖凤渡、坳上垃圾中转站和良田、望仙两处垃圾收集站的建设,许家洞、桥口、五里牌三处垃圾中转站已投入运营。
在污水处理上,该区一期将投资2.4亿元,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城乡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区、镇、村”的高效治污网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完成配套截污主管网45.1公里,完成良田镇、栖凤渡镇两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试运营,新增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500吨/日;同步完成西水河流域、和平村、飞天山景区等重点区域20余个分散处理设施建设,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点20个,新增覆盖行政村11个,每年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40万吨,近2万村民将从中受益。
优化公共资源,全面提质医疗教育工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6年,该区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及医疗资源优化提升工程。区教育局投入资金705余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4400余平方米,配置仪器设备16040余件,投入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20万元,维修改造许家洞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食堂活动场地。全区共计新增学位3600个。
在医疗服务上,该区主动作为,先后投入95万元,完成56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4016名“两癌”妇女免费筛查,区政府批复两癌检查费用67万元,列入区财政经费预算安排。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该区加大了对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总面积2200平方米的苏仙岭街道陈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装修,规模2500平方米的卜里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
拓宽帮扶路径,精准扶贫迸发新动力
今年,苏仙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是帮助2322户6848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该区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实“四个帮扶”、搞好“一个提标”、建立“三个基金”、完善“四个配套”,并通过“4134”精准扶贫系列工程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该区还通过特色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危旧土坯房改造等措施,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从2015年起,该区财政每年对18个省、市定贫困村安排100万元配套扶持资金。2016年1-10月,整合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专项扶贫,同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针对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该区制定了《苏仙区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帮扶计划》。全区非贫困村贫困户共1609户4792人,对非贫困村贫困户每户每年计划20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定点扶贫、专项扶贫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新举措,该区今年预计共有2004户5870人实现脱贫。今年4月的全省脱贫人口认定核查工作考核中,该区是全省59个二类县市区当中唯一有三项指标完成率达100%的区县,在全市7个面上县排名第一。
来源:红网
作者:吕兆伟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