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社科联驻新田岭村帮扶工作队扶贫 帮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学阳 编辑:刘惟烜 2016-12-30 14:42:3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怀化分站12月30日讯(怀化日报通讯员 李学阳)新田岭村(合村后更名为威虎山村)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大江口镇西部山区,有贫困人口798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8%。省社科联驻村帮扶工作队自2015 年4 月进驻该村以来,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 年全村脱贫114 人,今年将脱贫600 人,明年将整体脱贫摘帽。

  建设能人当家的村党支部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该村支部书记因事务繁重,在工作队进村后不久脑梗塞复发。省社科联副研究员、驻新田岭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镇党委副书记陈巍立即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选派了一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足的年轻党员干部担任临时村支部书记。今年合村后,还从合并的其他村选拔了一位80 后的村支部书记、退伍军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担任村临时工作委员会主任,配强了村支“两委”带头人。工作队针对该村党员分布不均衡、年龄结构老化、甚至连村党小组组长都没有的情况,将全村11 个小组49 位党员整合成6个党小组,由省社科联机关6 个党支部、4 名村支“两委”干部和2 名帮扶工作队员分别联系1 个党小组,并为每个党小组选出了一名优秀党员担任小组长,进一步加强了党小组建设。

  工作队通过抓实党建工作,使村党支部成为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带领村民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带领7 组6 户贫困户建立了威虎山山鸡养殖基地,第4 党小组建立了40 亩党员创业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了全村贫困户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今年6 月,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破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我们家家户户都栽了很多柑橘树,只要路修好了,我们脱贫就有希望。” 11 组村民黄玉平道出大多数村民的心声。新田岭村面积较大,属于偏远山区,大部分院落只有简易的土石路,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山上的东西出不去。村里曾有10 余家煤矿开采,目前这些煤矿虽然已经关闭,但造成地下水枯竭,矿渣堆积与水浸泡变成锈水流出,严重影响村民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今年村里又遭受了百年一遇的“7.04”特大洪灾,造成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工作队进村后,千方百计解决村民出行难、饮水难、污染重等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分别筹措资金350 万元、150 万元、25 万元,硬化了11.6 公里通组公路、重建了被洪灾冲毁的公路大桥、修建了10 公里的机耕道。以前靠人工把柑橘从山上担到镇里低价卖出,现在通组公路硬化和机耕道修好后收购商可以直接开车到山上收购,每斤柑橘价格多卖了几毛钱,老百姓非常开心。

  为尽快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工作队提前动工明年的项目,先后完成了1100 米河道清理,修建了1800 米防污水渠道、1000 米农田灌溉渠道,为11 个村民小组各修建一个大型蓄水池(含2 个过滤池和2 个沉淀池),目前已建好6 个,剩余5个水池将在明年年初全部完工。

  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在村主干道安装了8 盏太阳能路灯,在村民活动集中区安装了5 套健身器材,维修改造了村小学校舍、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村级卫生室。

  抓住“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建设的机遇,争取了20 万元实施绿化、净化、淳化工程,种植了4200 棵绿化树,修建了文化墙和10 余个花坛。该村原本就在威虎山省级森林公园内,现在村庄更美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此休闲旅游。今年10 月,该村被评为“怀化市首批旅游扶贫示范村”。

  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工作队结合实际,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帮扶等方式,积极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工作队积极争取县人民银行的支持,在村里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站,通过评级授信为26 户贫困户发放120 万元扶贫贴息贷款,直接用于发展特色产业;联合湖南雪峰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给每户贫困户发放蜜橘苗360 棵,现已建成1044 亩蜜橘基地。从市、县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44 万元,委托怀化严科农牧有限公司为全村174 户贫困户养殖花猪,按贫困户占17% 的固定分红方式,确保贫困人口每人每年获得105 元收入;待合同期满后再由村集体、贫困户和公司三方决定是否继续合作,如不合作公司将一次性返还本金给村集体。从扶贫资金中拿出18 万元委托村集体建立了50 亩南方砂梨种植示范基地,并将全村174 户贫困户按每人191 元折算成本金入股基地,基地的建设流转了30 户贫困户的土地,还聘请了20 位扶贫对象参与基地培育管理,按时定量发放工资。通过产业扶贫,贫困人口将人均增收1000 余元。

  产业扶贫既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又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工作队采取“致富能手+ 村集体”模式,从市、县拨入村里的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6 万元,委托村里养鸡能人为村集体养殖2500 只山鸡,按能人占30% 和村集体占70% 的比例分红,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 万元;采取“公司+ 村集体”模式,从扶贫资金中拿出50 万元建立了1200 平方米柑橘加工厂和贮存仓库,并积极争取湖南雪峰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支持,与其达成五项协议:一是公司指定专门的柑橘专业合作社来厂收购和加工本村柑橘,合作社定期向村集体交纳场地租赁费;二是公司决定与合作社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三是合作社优先安排本村贫困人口在加工厂就业,每人每天将按剥皮的数量和时间获得劳动报酬,现每天上工50 余人,平均每人每天收入40—60 元;四是合作社优先安排专人专车上贫困户家中收购蜜橘,改变以往贫困户靠肩挑到镇里低价散卖的状况,降低贫困户销售的成本,增加贫困户生产收入;五是公司定期上门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柑橘种植、加工技术的培训,指导加工设备设施的购置、安装和维护。近两年来,新田岭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

  “物质要脱贫,精神要脱困。”工作队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依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工作队创建《湖湘大学堂》科普教育基地,邀请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廖小平、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刘解龙等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党支部书记来村为村民授课。带领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到溆浦县低庄镇、祖师殿镇的省级示范合作社、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麓谷众创空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让他们现场学、现场悟。组织村里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知识阅历的年轻人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就业创业、电子商务、软件操作、特色农业种养殖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就业创业能力。

  工作队向省社科联党组汇报结对帮扶工作,党组高度重视,采取“3、2、1、5”的结对帮扶模式,即厅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家庭;处级干部结对帮扶2 户家庭;科级干部结对帮扶1 户家庭,工作队2 名队员各结对帮扶5 户家庭,上门一对一为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扶贫的基本信息、方法等,为他们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工作队考虑到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参加党课培训成本太高和村民劳作忙碌的实际情况,还专门建立了村微信群,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定期将“中国乡村发现” “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湖湘智库”中涉及“三农”、扶贫等方面的信息发至群里供村民共享学习,使在家村民足不出户也能学到涉农、扶贫等知识,务工人员出门在外也能与村民共同学习交流。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学阳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2/30/98354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