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对话黄执中: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主题讲座现场。图/记者徐海瑞
红网北京1月1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晓媛)1月13日下午,广受媒体关注的新东方最年轻集团演讲师、《奇葩说》最直辩手艾力携全新力作《人生的84000种可能》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1号馆举办了“艾力对话黄执中: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主题讲座。
谈及新书,艾力表示,“这本书里我之所以定义名字为《人生的84000种可能》,是觉得这世界上有很多活法,每个人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活法。”
每一分,会酝酿84000个念头;每一天,会创造84000个机会;每一生,会将面临84000种可能。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由你自己选择。在《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中,艾力提到“什么样的人都结识过,什么样的活动也都见识过”,并且第一次坦承了自己曾有过的不自信和脆弱。他表示,“没有人是完美的,却可以不断努力去接近完美。”
艾力从自己及身边人的励志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对于职场难题、说话方式和时间管理的独到见解,鼓励当下年轻人不要甘于平庸,而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建议大家“不做这个时代的局外人”。
据悉,在预售期间,本书便荣登当当、京东、亚马逊预售榜单第一。上市以来,更是连续数周位列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为2017年开年最受瞩目的图书。该书由中南博集天卷策划、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俞敏洪、马东为本书倾心作序;更获得高晓松、蔡康永、罗振宇、大冰的联袂推荐。
揭秘国宝流失海外百年的苦涩之旅
红网北京1月1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陆丝)随着国宝归属争议的不断发生,人们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宝是怎样流失到海外的?1月14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谁在收藏中国》译者张建新在北京中信书店与读者见面交流。
《谁在收藏中国》是西方世界第一次直面中国海外文物流失和归还问题。《华盛顿邮报》评价该书:“读过之后,你在展览上看到这些外相祥和的艺术品时,将会因它们经历过的狂风暴雨而颤抖。”
文字鬼才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上市
红网北京1月1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杜莎)素有“文字鬼才”之称的马伯庸最新长篇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并亮相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
相较于以往的传统写法,该书不仅以史实为纲,更加入了当代流行的反恐、推理等类型元素,精巧的结构设计和极具画面感的文字,让该书呈现出了更为多元、活泼的新鲜样貌。
小说讲述的是唐天宝三年,一群偷偷潜入的突厥狼卫计划在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纵火焚城毁灭帝都长安,长安城即将陷入一场惊天劫难。
来源:红网
作者:徐海瑞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